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資管系」標籤的文章

高三下才想要充實審查資料申請大學?兩手空空能怎麼辦?

有同學問我說,已經高三下要填志願了,想申請資工、資管相關科系,有沒有什麼緊急可以做的專案,可以充實審查資料。 還是強調我一再說的,申請資訊相關科系,最有效還是APCS,這是明白寫在招生簡章上的。公信力強、鑑別度高,只要考到APCS實作三級,基本上一階學測有過,二階甄試就會過。APCS在升高一的暑假就應該開始學,最晚高二寒假,再慢就來不及了。 如果都已經高三下要填志願了,才說要念資訊相關科系,兩手空空怎麼辦?有沒有可能立刻做一些東西跟教授展現誠意?好吧好吧,愷哥教你。 首先, 「反思不重要,成果才重要」 ,不要把心思放在作文比賽,教授審查了幾百篇的虛話,多看你一篇虛話只會嘆氣,不會錄取。 只剩幾個禮拜,要做出成果,我的建議是- 「自學用AI製作內容」,並把過程跟成果,寫成文章、影片、照片,放到社交平台上 。內容的質跟量就是你的成果,吸引到多少觀看也是成果,不但具有公信力,對於資管教授也展現了行銷管理能力。 AI生成內容難度不高,可以發揮的創意大,可能性大,也關聯到資訊領域的教授喜好。 譬如寫你學習某個topic 30天,一天一篇心得,放到blog。這方面可以搜尋「iThome鐵人賽」,是資訊界行之有年的做法。 譬如用AI生圖,產生某類特定主題的圖片,一天一張,放到Instagram。其實學習做這件事的過程,又連結到上一件事了 譬如用AI產生影片,針對某類特定主題做個十幾部,放到Youtube。一樣,學習做這件事的過程,連結到第一件事。 譬如用AI寫小說、畫漫畫...放到各種平台上,吸引流量跟討論。 做這些多有效?保證比編反思文還有效。 願意動手,有能力自學,有發揮創意,有吸引到觀看 ,能夠做到這個程度的學生已經夠稀有了,能贏你的人不多了。即使我已經提供了秘笈,絕大部分高三生,看到了也不會動手的。有動手就算做的再爛,也贏過90%的人了。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學測後標待遇勝過頂標? 該選系還是選校?

銘傳資訊管理系路仁教授的好文 【 去中學當資訊科老師變容易,孩子適合走這條路嗎? 】 ,數據跟途徑都很清楚,很有選系參考價值。我擷取文中幾個重點: 資訊產業待遇大好,產生磁吸效應,中學資訊科老師大缺,除了台北市中心較競爭,台北市邊緣、新北市、桃園市的資訊教師缺很多,其它地區更不用說 讀銘傳資管系=>修教育學程=>拿到教師證=>當資訊科老師老師,整個過程競爭少、名額多。相較其它文組科系應徵老師擠破頭,慘淪流浪教師。 以公立高中資訊科老師為例,大學畢業月薪約四萬四,碩士是五萬二,年終固定1.5個月。 有些學生高中時念程式設計,覺得不是很強或不是很有興趣,但對接觸人有興趣,當資訊科老師每年教重複的內容(office或基本程式設計而已),壓力沒那麼大,而且當老師還有寒暑假可以去旅遊。 之前建中資訊代理教師招考,無人報名,連招了13次,勉強錄取大學畢業、無資訊專長、無經驗。高職電機/電子/資訊科教師需要本科專業,懸缺一大堆找不到人。原因應該不難想像,資訊業界的待遇太好,輕鬆穩定型的工作沒人要搶。 設想以輕鬆穩定公教人員為目標,如果是文科畢業生擠破頭,錄取率不到5%,重考十年以上比比皆是。理工科雖然沒有文科競爭成那樣,但也比不上電資幾乎是有報就上,因為缺人而堆上去的各種加給,待遇也是最好。 愷哥之前就說,「頂大文組的待遇與私大電資相近」。銘傳資訊管理系屬於文組(頂多採計數B),學測後標就能考上。相較許多頂大文組的畢業生,找到月薪3萬的工作就不錯了。 頂標領3萬,後標領4.4萬。你要選系還是選校?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窮人家的孩子該如何選科系?談六龜高中首位台大生

六龜高中出現首位台大生,引起網路上很多討論,有少數人訕笑,而更多是批評訕笑的人。而我是替這個學生感到惋惜。 關鍵是,這個清寒學生上的是,台大社會系。 新聞上的說法是,這個學生因為自幼貧困受很多人幫助,所以選讀社會系希望幫助別人。 明顯邏輯錯誤。 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,是「比爾及梅琳達·蓋茲基金會」,是的,就是那個微軟創辦人,超級富豪比爾蓋茲。比爾蓋茲被評選為美國第二大的慈善家,僅次於另一個超級富豪,沃倫·巴菲特。這個基金會致力於消滅傳染疾病和減少貧困,已挽救全球數百萬人命。 要幫助別人,不需要讀社會系,讀任何系都可以,不讀大學也可以。要幫助別人,可以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。但有更多的資源,就能幫助更多人。現實點說,家境清寒,要優先就讀能賺錢的科系。先幫助自己、家庭、跟下一代擺脫貧窮,同時也跟幫助別人一點都不衝突。 我不知道這孩子是否想讀社會系,但我相信他周邊的大人都鼓吹他選台大,這樣六龜高中就有人上台大了,大家都風光。選社會系這種冷門科系比較有機會上台大。 但是,我以前說過, 頂大文組的待遇與私大電資相近 ,我這邊講的文組待遇,還是包括法律、商管等高薪科系去平均出來的。 如果這孩子是文組腦讀不了電資,那文組裡面,待遇最高是法律。如果成績上不了法律系,那待遇第二高是資管。選資管這種熱門科系大概率上不了台大,但可以讓他階級翻轉。 有錢人可以選校不選系,圖一個校名風光,或者讀興趣讀人脈。窮人不行,對窮人家的孩子,大學就是職業訓練所。 很多學校老師為了榜單好看,會鼓吹學生:「先進台大再說! 之後可以轉系、輔系、雙主修啊!」,真的可行嗎?我在 【先進台大再說! 轉系、輔系、雙主修可行嗎?】 已經詳述過。 尤其是弱勢學生,一般接觸到的師長,都會引導學生「上台大翻轉人生」,完全錯誤! 弱勢生上台大幾乎都是冷門科系,畢業之後沒有可以變現的專業。弱勢生一定要「選系不選校」! 弱勢高中生往電資發展最有利 。醫牙雖然很好,但名額極少,弱勢生幾乎不可能上。弱勢高中生以電資為主要準備方向,從成績較好上頂大,到成績不好上私大都可以,從理組的電機資工,到文組的資管都可以。弱勢生若能上台大冷門系,要上國立後段電資也不是問題,後者沒有前者校名好聽,但是收入輕鬆翻倍! 電資正常念,未來的地板就是當公教人員,已經是許多頂大文組的天花板了 。參考 【資工系畢業工作都很操?沒有輕鬆的工作嗎?來看看待遇等級】 歡...

高中生探索哪些科系最有利?

個人申請已經成為高中生進入大學最重要的管道,大約7成的入學名額都來自於此,個人申請有個特色是,只能選六個志願校系,六個都沒中就是落榜。有人會說:「我就是興趣廣泛啊,不能選100個志願校系嗎?多元入學怎麼這麼不多元。」 有喔,可以在分科測驗填100個志願,不過一方面分科管道只佔約2成的入學名額,二方面個人申請先舉行,不幸沒有錄取的話還是可以考分科,一般的學生都不會放棄個人申請。 個人申請這麼小氣的只開放六個志願,背後的原因是要倡導「適性發展」,如果學生早點確定興趣科系的話,再依照學測成績來做預估,六個志願不會太難填。 問題就在於,八成的高中生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科系是什麼? 沒有提早佈局而去走個人申請的話,非常吃虧。 在一階學測通過門檻的情況下,二階甄試還是有7成的機率會落榜。 舉例來說,一個高中生一直都把時間花在念學科,要填志願時,想想對多媒體還算感興趣,就填了大眾傳播相關科系,兩手空空的去參加甄試;另一個高中生,已經累積製作了數十則youtube影片,並有數千名訂閱者。顯然的,後者被錄取的機會高太多了。 可是如果真的不知道興趣在哪裡的話,該往哪個方向去探索呢? 我會推薦資訊工程 系、或 資訊管理系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資工、資管是一個相對好念的科系: 一般大學裡面,理學院學的東西比較抽象,通常是最多人念不下去、被退學的科系;電機系的三電一工也是一堵高牆。相較資訊系學的東西,通常有一定邏輯就能理解,比較不抽象而且應用性高。從另一個面向看,物理系念的東西,是在想辦法理解上帝的發明,而資訊系是在理解人類的發明,後者當然好懂很多。 資工 、資管 是最好找工作的科系: 資訊業界有相當多非本科系的人,由於他們的本科系畢業之後不易找工作,努力轉職成電腦工程師,可見電腦人才是供不應求的,資訊本科系畢業生當然更為吃香。電腦相關的工作很多而且很廣,從維護建置的MIS(資訊管理)、以溝通管理為主的PM(產品或專案經理)、專門寫程式的programmer、軟硬整合的Maker等等,資訊系畢業的人即使各人強弱項不同,都還是能在資訊產業找到適合的工作,是學有所用比例最高的科系。 一台電腦發大財:  Google、Microsoft、Apple、Facebook這些科技巨頭的創辦人有什麼共通的特色?他們都是資訊科系的中輟生,書唸到一半發現創業的機會就離開學校...

念文組出路好嗎? 有個系待遇不錯,知道就是賺到

看到最近網路上很多「念文組也很好」的文章,不禁歎氣。 嘆氣的不是文組不好,而是這些文章總是要說「文組也可以領高薪」,然後拿特例來當通例。 「文組做到頂尖也可以拿高薪」是正確的廢話,任何領域做到頂尖都可以拿高薪,問題是比例有多高,不然淡江中學音樂科畢業,每年也能賺幾十億啊,何必念大學。 「台積電也有文組職缺」是正確的廢話,台積電也有在聘警衛跟保潔啊,連文組都不必念。 數據告訴我們,普遍文組畢業難找工作,低薪。這是現況統計出來的結果,不是舉幾個特例就可以爭辯過去的。但我並非鼓勵所有人都去硬讀理組,不可能所有人腦袋結構都適合理組,強求只會更慘。 在文句上爭辯一點幫助都沒有,不如務實的給未來需要賺錢養家的文組傾向學生,未來出路的明確資訊。 根據"104薪資情報",文組薪資第一名是法律系,第二名是資管系。 法律系長期是文組第一志願,這大家都知道。 資訊管理系是長期被低估的科系 。網路上傳言「念資管系,技術比不上資工,管理比不上企管」,前一句無法反駁,但後一句是很有問題的。企管系畢業去哪裡找一個企業高薪聘你來管?眼前的統計數據,資管系的薪資就是排文組第二,人才市場上已經認同,資管系能替企業產生較高的價值。 而長期來說,隨著AI越來越發達,資管系的優勢會越來越突出,劣勢會越來越淡化。 在AI的輔助下,未來「稍懂技術」的資管生,能處理以前必須「很懂技術」才能解決的問題。 而「稍懂商業」的資管生,也能把資訊能力運用到商業場域,發掘需求,產生價值,獲取高薪。 目前還沒有很多人理解這個趨勢,資管系的錄取分數還不是被衝的很高,知道的人就佔便宜。 我之前寫的幾篇 【文理都有興趣?有個科系讓你進可攻退可守】  , 【什麼科系的出路廣?出路廣等於門檻低?】 ,都可以參考。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什麼科系的出路廣?出路廣是優勢嗎?

之前有個學生來問我:「老師,我感覺我沒有很喜歡寫程式,是不是不適合念資工?」 我:「那如果可以重新選系,你會想選什麼呢?」 學生:「或許可以選心理系,即使不當專業心理師,也可以去做銷售、行銷、人資、教學、設計等等,總之只要跟人類互動相關的,都可以說跟心理系相關,出路很廣。」 我:「這麼說似乎沒錯,但問題是,不念心理系可不可以去做銷售、行銷、人資、教學、設計?」 我:「或者說,舉銷售、行銷、人資為例,是讀四年企管系的去自學一點心理比較有利,還是讀四年心理系的去自學企管比較有利?還是說企管系本來就會教到企管工作需要的心理學?」 確實,心理學是高通用性沒錯,但除了當心理師之外,大部分人都可以在他的本職學能之外,花一點時間學心理學,就把原本工作做得更好,未必需要花四年去念心理系。 我會說心理系是「就業優勢不強的通用性專長」。我不是說心理系不專業,心理師當然很專業,我是說扣除心理師之外的職業,以高通用性來看,心理系的職場優勢並不明顯。網路上有個說法是,心理專長就像醬油,沒辦法單吃,要再配主菜。 回頭來說資工系,一般人會以為「資工系畢業大部分都在寫程式」,這是個很常見的誤解。即使扣掉那些念得太糟糕,沒有在科技業工作的人,其實95%資工系畢業生的主要工作都不是寫程式。舉例來說,網路管理、資訊安全、系統整合、場域應用、專案管理等等,主要工作內容都不是寫程式。注意我是說「主要工作內容不是寫程式」,不是說「完全不會寫程式無所謂」。 也就是說,或許5%的工作內容還是要寫點難度不高的程式。 這個道理是這樣的,需求大的軟體都有領導廠商,根本輪不到你自己寫程式。譬如防毒軟體當然不可能自己寫,一定是買套裝軟體,但公司的電腦運作不正常,還是需要人力去處理。也就是說,大部分資工系畢業生,是靠domain knowledge吃飯的。但是當標準的套裝軟體,不符合特定應用狀況時,或許要寫一些程式。或者是專業上我們會說,寫一些"膠水",把幾個標準軟體給串起來。 要我說,我會說資訊能力是「就業優勢強的通用性專長」。目前的社會上,幾乎所有領域都離不開電腦,不管醫療、金融、教育、銷售、媒體、製造...等等。如果資工系畢業生真的能力不怎麼樣,在科技業找不到適合的工作,也是能在其他產業負責管理電腦,輕易找到待遇不差的工作。 除了資訊工程系之外,我也很推薦學生就讀資訊管理系。資管系可視為「半資工半企...

資工系不教你賺錢?(資工+商業)才是雙手劍,威力無窮

今天交大特殊選才放榜,恭喜我的學生 交大百川正取 交大資工備取(安全範圍) 交大資安備取(安全範圍) 上周公布的清大資工備取(安全範圍) 他應該會選擇去交大百川,主修資工,讀成(資工 + 跨領域),會是很不錯的發展。我前陣子寫了兩篇文章 【「資訊科技+英文+X」= 無限的商業機會】  、  【盡快賺很多的錢,早點退休?頂大資工可以不只是這樣】 都有寫到,其實資工系不是只能賣肝當碼農,可以邊環遊世界邊賺錢。但我仔細想想,資工系是不教你賺錢的,這得你自己摸索,哈。 我自己是三十幾歲的時候,拿著我在交大資工念博班研發的技術,自行出來創業,募到了郭台銘董事長投資的兩百萬美金,五年後燒完所有資金,才稍微了解商業,稍微了解世界運作的本質,然後找到自己滿意的生活模式。真是蠻高昂的學費。 我有另一個學生,兩年前他還是高中生,商業天分很高,我指導他獲得創業比賽優勝,進入台大創業中心,去年特殊選材進入清大拾穗計畫,現在本來應該是念大一的,但是他選擇休學,原因是他創業賺的錢,已經比一般大學生畢業生多很多,喪失了念大學的動機。 我一直勸他回大學修資訊相關課程,因為只會做商業是單手劍, (資工+商業)是雙手劍,威力無窮 。更正確地說,是(資工x商業),技能點都點在同一邊,是不會產生最大值的。一樣拿10個技能點來分配,9x1 不如5x5來的有威力。即使是沒有打算創業,甚至不打算當主管,打算一輩子當碼農,還是要有商業知識,因為選對未來趨勢、選對公司,都可以事半功倍。 而商業的本質,並不是賺錢這麼簡單粗暴。要我來說, 商業是「懂得別人在想什麼」的藝術,是「創造多贏」的藝術 。譬如這個上交大百川的學生,他本來拿給我看的簡報內容,是蠻標準的範本式寫法,大致上就是程式寫的不錯之外(但又跟國手距離不小),五育均優,努力向上。說好聽是寫的四平八穩,說的不好聽就是缺乏亮點。教授要錄取五育均優,努力向上的人嗎?先看看競爭對手,哪個人不是寫五育均優,努力向上?所以在沒有硬實力輾壓的情況下,這樣寫顯然不會錄取阿! 所以,簡報的重點就要放在「對手寫不出來」、「有實證非虛話」的獨特優勢阿。以這個學生來說,就是建了一個有十萬瀏覽數的程式教學網站,產生的「社會扶弱意義」。 總而言之, 以技術實力做為基底,然後用商業認知把價值發揮到最大 ,會是非常不錯的發展方向。再次恭喜我的學生,交大百川是很好的學程,祝他...

「資訊科技+英文+X」= 無限的商業機會

上個月我到花蓮去玩了幾天,有兩件事讓我非常驚訝。其一是太魯閣遊客外國人比台灣人多 ,大概每三個人就有兩個是外國人。其二是我同學在花蓮做行政小姐。 我同學是頂大理工科畢業,之前在科學園區也是百萬年收的工程師,最近一年因為夫家長輩健康因素,隨著丈夫回老家定居。但是她在花蓮,只能找到一個月兩萬多塊的行政工作,她說花蓮找不到高科技工作,懷才不遇的遺憾溢於言表。 我想了一下跟她說, 既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,要不要自己創造工作呢? 作為花蓮當地少有的科技人才,有沒有可能自己創造一個,花蓮獨有,但當地卻少有人能勝任的工作呢? 就是當外國遊客的地陪 我講的不是找旅行社應徵地陪,我是說,自己從網路上獲取外國客戶、自己服務客戶、獲利全部進自己口袋,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公司。 一個居住在花蓮,英文流利、資訊科技嫻熟的人,首先可以在網路上架一個英文的花蓮旅遊網站,透過各種網路科技處理獲客、行銷、金流、溝通等問題,並實地帶著外國人尋訪花蓮之美,附贈當地人才會知道的秘境美食。再次強調,我講的不是應聘旅行社的地陪,而是從獲取外國客戶開始做的一人公司。前者做一筆生意大概要五個人分,後者則是全部進自己口袋,天壤之別。 我要傳達的重點就是, 「資訊科技+英文+X」,有無限的商業機會 。那個X可以是你的任何專長或契機。譬如住在花蓮能提供外國人旅遊服務就是契機,譬如會吹中國笛、會做中國菜、甚至會講中文,都是一個可以變現的專長。不用老闆給你工作,你可以自己創造工作。 不信嗎? 眼前國內教英文的老師供過於求,即使是多益滿分,也未必有很好的收入。那為什麼不透過網路教外國人中文呢?疫情之後,全球都很熟悉透過網路來溝通學習。一樣是英文講得很不錯的台灣人,你想當台灣人的英文家教,還是當美國人的中文家教?前者侷限於2300萬人口,後者是全球市場超過80億,足足大了400倍阿!更何況歐美給的學費通常更多!  簡單來說,網路讓距離不再是問題 ,只要熟悉英文,就可以做400倍的市場! 那為什麼懂得資訊科技很重要? 如果只熟悉英文,其他工作需要公司處理,那就是替老闆打工的小職員,獲利都給老闆拿走了。如果懂得資訊科技,一個人可以一條龍做掉一間小公司的全部工作。各種獲客、行銷、金流、溝通、執行全部你一個人包辦,精確的說是你設計讓電腦自動處理,收入直接提升五倍。 用簡單的話來說, 熟悉資訊科技就是熟悉自動化 ,成本大幅下降。 當作...

文理都有興趣?有個科系讓你進可攻退可守

最近有同學問我:「老師,我文理都有興趣,再加上就業考量的話,我該怎麼選擇科系呢?」 我跟這個同學討論之後,發現他的考量特別複雜,大概有以下幾點 因為就業跟對數理有興趣,偏向理組科系 但是又有興趣輔系或雙主修法律系。所以主系不能太操 偏向選校不選系。所以太熱門科系不能選 先講結論,我的建議是, 選擇資訊管理系 。 具體來說資管系學的東西,就是一半資工、一半企管。主修科目大略為程式設計、資料庫、管理資訊系統、人工智慧、會計學、經濟學、管理學...等等,既會學習寫程式,也會學習數位行銷、商務管理等等。若以從工程到商業的光譜來看,可說資工是在最工程的那邊,企管是在最管理的那邊,而資管就是站在中間,用資訊技術來解決管理問題。 更具體來說,資工跟資管不同的地方在於,資工在「 研發 資訊技術」,資管在「 應用 資訊技術」,前者明顯較為困難,人才較為稀缺,若以就業來說,資工明顯較占優勢,但是跟絕大多數文組科系相較,資管的就業機會跟薪水都好上許多。 所以,如果是明顯理組腦的話,我都會建議學生讀資工。但如果是文組腦想要好找工作、或是文理均衡的學生,資管是不錯的選擇。 而資管系學測採計的科目,各大學並不一致,大致上就是數、英、國、自的組合。數學跟英文幾乎是各大學資管系都會採計,加採國、自與否則看該校的走向。如政大資管偏文組(採數、英、國),中央資管偏理組(採數、英、自),台大資管要求文理兼備(採數、英、國、自),交大資管則分成文理兩組(資訊管理組:數、英、自;財務金融組:數、英、國)。因此,不管是偏文或偏理的高中生,都可以報考資管系,若文理兼備就更佔優勢。 以出路而言,幾乎各行各業都需要應用資訊技術,所以資管系不怕找不到工作。當中以金融產業較為突出,因為金融產業需要懂電腦又懂商業的人才,正適合資管畢業生發揮專長,同時金融業發展蓬勃,相對的職缺多、待遇好。想更理解相關科系的差別,可以看一下 【電機、資工、資管系差別在哪?】 再舉一個例子,我自己的朋友開了一間新創公司,做的是「法律界的Google」。他們所解決的問題是,法律相關法條、判例太多,律師用一般的資料庫搜尋太困難,查出來的資料太多看不完,或者關鍵字下不精準就找不到,所以事務所要聘不少法務助理來做人工處理。但他們的系統運用了AI技術,能精準快速的找到最重要的幾份參考文件,協助事務所節省大量時間跟人力。類似這樣的案例本質上就是「資訊能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