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就業」標籤的文章

最頂尖的知識都在網路上了,還需要念大學嗎?

我最近剛好遇到兩件事,都是跟台大有關,也都跟創業有關。一則是台大「創新創業實踐」課程,請我去講了一堂課,二則是我一個學生念了台大資工一年後,目前休學中(更準確的說是「探索學習計畫」),來找我吃飯,請教我是否應該繼續念大學。 之所以台大會找我去講課,是因為我以讀博士班研發的技術,創辦新創公司,獲得郭台銘董事長投資200萬美金,在創業方面有些經驗與影響力。關於愷哥這方面的經歷,可以 參考一下這裡 。 我這個台大資工的學生,之所以猶豫是否要把大學念完,主要是: 1)他從高中就覺得,跟著學校的進度是沒有效率的,他都是照自己的進度,上課沒有在管老師,而確實他的成績也好到可以考上台大資工。上了大學之後,還是覺得老師的進度沒有效率,或者選不到自己想上的課。 2)他自己在網路上學習Harvard的課程,品質比台大好很多。包括MIT、Stanford等名校,都有非常多高品質的課程。 綜合以上,他很懷疑自己是否有必要把大學念完。到這邊我問他:「你覺得念大學主要的目的是什麼?」。他想了一下告訴我:「應該是"學習"跟"人脈"」。但偏偏台大的課程不能讓他滿意,造成他的學習效率不夠好。 再來我問他:「你期待你30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?」。他說:「希望能自己創業成功,財富自由,對人類有貢獻」。 綜合以上兩點,他念完大學會比較有利。 他在思維上犯了一個謬誤, 「把學習看得太重要」 ,尤其在頂大電資這個層級的學生,學習本身不是困難。最重要且最困難的是「找到目標」,學習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之一,學習本身並不是目標。或者從另一個面向來說,學習只是自我提升,對於別人是沒有價值的,沒有人會因為你考試100分,而感受到你的貢獻。 現實的說, 念大學不是為了更有效率的學習 ,而是為了取得一個credit,讓你以後不管求職、創業、甚至只是交朋友,都可以讓別人快速評估你的程度,給你特別好的機會。 確實credit也未必要一定要是學歷。但網路上有一句話是「能力比學歷更重要」,讓很多人誤以為學歷不重要,自學了一些東西之後,自我認定能力很好,這也不對。注意,我強調的是「credit」不是「能力」,所謂的credit,是 外部認同你的能力,讓你得到的一些「成果證明」 。譬如說你可以全國大賽得獎、可以寫出App有上萬人下載、可以做專案在github有上千個star。對這個學生來說,除非他有

電資教授數量影響有多大?四大院校哪所最強?考不到四大四中怎麼辦?

  有位 就讀台大電子所博班的作者,在 【 回應PTT"資工系大一新生求指點"一文 】 提出了非常詳盡的數據跟分析,談到電資領域升學及求職的狀況,我從其中挑出幾個重點,及我個人的補充 1)「以台大電機資訊學院為例,大學部一屆約300人,但碩班一屆高達860人」 也就是說,台大電資大學部就算通通直升碩士,還填不滿一半的缺額。 在層層遞補的效應下,電資領域的大學生,只要有正常念書,考研究所的時候,頂大(交清成)洗台大,中字(中央、中山、中興、中正)洗頂大,國立洗中字,其實是很容易的。 2)四大的電資教授量 台大電/資師資: 125 + 46 交大電/資師資: 197 + 123 清大電/資師資: 79 + 35 成大電/資師資: 105 + 42 可以看到交大遙遙領先,尤其資工方面更是一校輾壓其他三校總合。 我有時被學生問到:「老師,清大跟交大怎麼選?」。別的領域我不敢說,在交大電資領域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。我作為交大資工校友,感受很明顯。教授量影響幾個點: 世界上最新的科技領域,馬上有教授開課: 譬如25年前Google剛紅的時候就教資料探勘、20年前教雲端科技、15年前教智慧手機、目前的AI更不用說。不只是課堂上聽聽課,在別人還沒ready的時候就有實作經驗,立馬變成最搶手的人才,機會自己找上門。以我自己為例,11年前修了一門「Android程式設計」,拿作業去贏了幾個全國冠軍,藉此創業拿到郭台銘董事長的200萬美金投資。 有影響力的教授多: 世界有影響力的頭銜如IEEE fellow、ACM fellow,交大就有好幾位。有影響力就有資源,譬如當年我念博班的時候,全國選十個學生送到國外頂尖大學學習資安。我的指導教授手上就有兩個名額,我跟他談一談之後,他就讓我去了Berkeley,沒有考試沒有特別要求。 校友及就業機會 教授是人家3倍,校友當然也是人家3倍。科技界遇到高階主管,交大的機率是最高的,一句"學長"就從陌生人變自己人。相對的校友捐款也多,設備齊全新穎。產學合作也多,實務上不是學生畢業後找工作,而是公司藉由產學的名義,跟教授及學生先混熟,不然搶不到人才。 以上都是我親身經歷,不是聽人家說。說實話能上台大電資還是去,但交大在差不多的質上面用量去輾壓,優勢還是很強。 3)大學上不了四大四中怎麼辦? 第一招就是我前面講的,洗研

台積電墊底?電資畢業生還有更好選擇

最近我在新聞上看到 【科技業在哪上班最厲害?7千人投票出爐 台積電爆冷墊底】 科技業的從業人口約占全國5%,也就是95%的人是從媒體上認知科技業的。台積電被稱為爆冷墊底,是從外行人的觀點看,其實圈內人一點都不意外。 每年我總是會被學生問到:「老師,頂大工學院跟中字輩電資,要選哪個?」。我建議第一優先是看興趣。但我知道,如果是我的學生,程式都寫得不錯了,多半不是對工學院很有興趣,而是頂大看起來比較有面子。 既然興趣的部分排除了,我們就來看待遇吧。文中給出四類頂尖公司選項,投票排名為 「一線外商IC(高通、輝達等)36%」 「一線軟體外商(Google、微軟、亞馬遜等)29%」 「一線台廠IC(聯發科,聯詠,瑞昱等)22%」 「半導體製程(台積電)13%」 對一般人來說,只認識台積電是有原因的,因為其他三類幾乎只收電資的學生,而因為產業特性,台積電收各種專長的理工生(物理、化工、材料、機械...),所以對大部分科系的畢業生,其他三類難以列入考量。 對於非電資的理工生還有個吃虧的地方,如果進不了台積電,再往下找的公司薪水,就會斷崖式下滑了。而對於電資生,還有如華碩、鴻海、宏碁、金融業等等,薪資都還在高水準。 回到學生的問題「頂大工學院跟中字輩電資,要選哪個?」。我的建議是,從短期來看, 選頂大工學院比較有面子 ,親戚長輩會稱讚你。從長期來看, 選中字輩電資,經濟效益概估為前者的兩倍 。長輩問你為何不去台積電,笑笑就好了。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程式APCS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什麼科系的出路廣?出路廣等於門檻低?

之前有個頂大資工念到大二的學生來問我:「老師,我感覺我沒有很喜歡寫程式,是不是不適合念資工?」 我:「那如果你可以重新選系,你會想選什麼呢?」 學生:「或許可以選心理系,即使不當專業心理師,也可以去做銷售、行銷、人資、教學、設計等等,總之只要跟人類互動相關的,都可以說跟心理系相關,出路很廣。」 我:「這麼說似乎沒錯,但問題是,不念心理系可不可以去做銷售、行銷、人資、教學、設計?」 我:「或者說,舉銷售、行銷、人資為例,是讀四年企管系的去自學一點心理比較有利,還是讀四年心理系的去自學企管比較有利?還是說企管系本來就會教到企管工作需要的心理學?」 確實,心理學是高通用性沒錯,但除了當心理師之外,大部分人都可以在他的本職學能之外,花一點時間學心理學,就把原本工作做得更好,未必需要花四年去念心理系。 我會說心理系是「低門檻的高通用性專長」。我不是說心理系不專業,心理師當然很專業,我是說扣除心理師之外的職業,心理系的職場優勢並不明顯。 回頭來說資工系,一般人會以為「資工系畢業大部分都在寫程式」,這是個很常見的誤解。即使扣掉那些念得太糟糕,沒有在科技業工作的人,其實95%資工系畢業生的主要工作都不是寫程式。舉例來說,網路管理、資訊安全、系統整合、場域應用、專案管理等等,主要工作內容都不是寫程式。注意我是說「主要工作內容不是寫程式」,不是說「完全不會寫程式無所謂」。 也就是說,或許5%的工作內容還是要寫點難度不高的程式。 這個道理是這樣的,需求大的軟體都有領導廠商,根本輪不到你自己寫程式。譬如防毒軟體當然不可能自己寫,一定是買套裝軟體,但公司的電腦運作不正常,還是需要人力去處理。也就是說,大部分資工系畢業生,是靠domain knowledge吃飯的。但是當標準的套裝軟體,不符合特定應用狀況時,或許要寫一些程式。或者是專業上我們會說,寫一些"膠水",把幾個標準軟體給串起來。 要我說,我會說資工系是「高門檻的高通用性專長」。雖然確實也不少非資工系畢業的人,透過短期的課程訓練,從事電腦相關工作,但我在業界看到的現象是,半路出家通常天花板較低。念資工系會被迫學習許多底層的原理,在職涯初期感覺派不上用場,隨著越資深越需要負責一些困難的工作,越能感受到完整系統性知識帶來的優勢。 以這個學生來說,他有興趣做電腦相關UI/UX設計工作,這個工作確實跟使用者的心理認知有很大關

「資訊科技+英文+X」= 無限的商業機會

上個月我到花蓮去玩了幾天,有兩件事讓我非常驚訝。其一是太魯閣遊客外國人比台灣人多 ,大概每三個人就有兩個是外國人。其二是我同學在花蓮做行政小姐。 我同學是頂大理工科畢業,之前在科學園區也是百萬年收的工程師,最近一年因為夫家長輩健康因素,隨著丈夫回老家定居。但是她在花蓮,只能找到一個月兩萬多塊的行政工作,她說花蓮找不到高科技工作,懷才不遇的遺憾溢於言表。 我想了一下跟她說, 既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,要不要自己創造工作呢? 作為花蓮當地少有的科技人才,有沒有可能自己創造一個,花蓮獨有,但當地卻少有人能勝任的工作呢? 就是當外國遊客的地陪 我講的不是找旅行社應徵地陪,我是說,自己從網路上獲取外國客戶、自己服務客戶、獲利全部進自己口袋,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公司。 一個居住在花蓮,英文流利、資訊科技嫻熟的人,首先可以在網路上架一個英文的花蓮旅遊網站,透過各種網路科技處理獲客、行銷、金流、溝通等問題,並實地帶著外國人尋訪花蓮之美,附贈當地人才會知道的秘境美食。再次強調,我講的不是應聘旅行社的地陪,而是從獲取外國客戶開始做的一人公司。前者做一筆生意大概要五個人分,後者則是全部進自己口袋,天壤之別。 我要傳達的重點就是, 「資訊科技+英文+X」,有無限的商業機會 。那個X可以是你的任何專長或契機。譬如住在花蓮能提供外國人旅遊服務就是契機,譬如會吹中國笛、會做中國菜、甚至會講中文,都是一個可以變現的專長。不用老闆給你工作,你可以自己創造工作。 不信嗎? 眼前國內教英文的老師供過於求,即使是多益滿分,也未必有很好的收入。那為什麼不透過網路教外國人中文呢?疫情之後,全球都很熟悉透過網路來溝通學習。一樣是英文講得很不錯的台灣人,你想當台灣人的英文家教,還是當美國人的中文家教?前者侷限於2300萬人口,後者是全球市場超過80億,足足大了400倍阿!更何況歐美給的學費通常更多!  簡單來說,網路讓距離不再是問題 ,只要熟悉英文,就可以做400倍的市場! 那為什麼懂得資訊科技很重要? 如果只熟悉英文,其他工作需要公司處理,那就是替老闆打工的小職員,獲利都給老闆拿走了。如果懂得資訊科技,一個人可以一條龍做掉一間小公司的全部工作。各種獲客、行銷、金流、溝通、執行全部你一個人包辦,精確的說是你設計讓電腦自動處理,收入直接提升五倍。 用簡單的話來說, 熟悉資訊科技就是熟悉自動化 ,成本大幅下降。 當作任何一件

資工系畢業工作都很操?沒有輕鬆的工作嗎?來看看待遇等級

最近有個學生跟我說:「老師,我的志向是念資工,但是家長反對,認為資工畢業的工作太操了,不適合女生」。聽到這我臉上三條線,工作太操不適合女生?那男生不是人嗎? 好吧,關於資工系適不適合女生,我在 【讀資工系壓力很大? 女生不適合唸資訊系?】 已經講到,在這裡不贅述,這次來談談資工畢業操不操。 大多家長不是電資產業,訊息都是從新聞看到的,新聞當然專門灑狗血吸引眼球,講的都是特例不是通例,就如同新聞報導常有人彩券中獎千萬,但很奇怪,你去買都不會中。 所以資工畢業是不是 全部 都很操?當然不是啊。每個領域都會有從高薪到低薪的工作,如果低薪還很操,大家就不會搶著念電資了。 對於資工系的畢業生來說,理想的工作內容依序是 (1)外商: 如Google、Microsoft、Apple…           這類工作的錄取門檻最高,即使是頂大電資碩士也只有少數人能被錄取。薪水高,且有較好的work-life balance,大多情況都能正常上下班。大致上來說,十年資歷可預期年收200萬以上,至於能高到什麼程度,因個人能力職務,會有很大的差距。 (2)半導體業上市公司: 如聯發科、聯詠、台積電…           這類的工作的錄取門檻也很高,多半是頂大電資碩士,薪水高但確實比較操。業界狀況通常是晚上八九點下班,工作時的密度很高,有時會忙到沒時間吃飯,但周末加班現在已經比較少。這也是新聞最喜歡寫「電資產業很操」的主要樣板。但相對的他們的年收也很高,大致上跟外商相近,但本土公司獎金制度通常勝過外商,遇到景氣好的狀況,領到上千萬的工程師不在少數。 (3)資訊業上市公司:如華碩、宏碁、鴻海…           這類公司數量相當多,領域也很廣,常見有手機、電腦、網路設備、系統整合、資安、遊戲…等等。大致上來說就是半導體業的打折版,工作壓力跟薪水都再低一些。但由於數量多、領域廣,各職缺還是有很大的變化性。十年資歷可預期年收約100~200萬。 (3)金融業上市公司:各大銀行、金控…           目前的金融業,坐櫃台的越來越少,工程師的職缺越來越多。原因很明顯,大家都用網路銀行、App來處理金融事務,越來越少人臨櫃辦理,越來越多實體分行被關閉。資管畢業生也不少往這裡發展,通常可以正常上下班,工作相對穩定。十年資歷可預期年收約100~200萬。 (4)研究型機構:如工研院、資策會、中華電信

工程師會被AI取代? 資工系還能念嗎?

看到新聞寫到 【女大生念資工,哥稱「工程師會被AI取代」,勸轉日文系】 ,真的哭笑不得,但確實每個人同溫層不同,電資領域專長的人還是少數,我還是來說明一下好了。「工程師會被AI取代」是完全不正確的! 正確的說法是,AI會協助工程師提高五倍以上的效率,是工程師的超級工具! 欸,那工程師的工作不就被AI取代了嗎? 不對。 首先,如果AI完成了80%的工作,那剩下20%連AI都無法完成的工作,可以想見有多難,不是工程師誰有能力處理? 再來,這樣只剩下20%的工作量,那工程師是不是要被大量裁員了? No, No, No! 資訊科技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,回推20年去看,那時候誰想的到,手上那個小筆記本大小的機器,點兩下什麼資訊都查的到、食物就送來了、錢就匯過去了、兩個人可以面對面講話? 相同的,未來也有無盡新科技,從想像力到實踐的過程, 工作量跟產出都是無窮無盡的 ,不存在沒有事情做,只能失業的問題。如同算盤、電腦、手機,AI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,不要把它擬人化了。 在AI的協助下,工程師不但不會失業,產值還會提高五倍以上,賺的錢會更多,跟其他產業的收入比會拉得更遠。 那誰是AI發達之後的苦主?就是本文提到的日文系阿! 翻譯類的工作"現在"已經是一片慘況了,AI翻譯一本書只要5hr,99%正確,人類只要做最後1%的校正,大量翻譯失業。 而且翻譯類的工作並不是無窮無盡的,或者說,新增的翻譯工作,都是AI自動翻譯掉了,像是Youtube自動翻譯,並沒有增加人類職缺。翻譯、美編、文案...等等工作,"現在"已經是一片愁雲慘霧,長期都會裁掉90%的人。 比較簡單來說: 虛擬型且需求無盡的工作,會因AI獲得最大利益,主要是電資領域 虛擬型且需求有盡的工作,會因AI失去很多工作機會,翻譯、美編、文案...等等 實體型(跟物理世界交互多)的工作影響不大,譬如醫護、水電、園藝、烹飪等 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