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談到六龜高中首個台大生,清寒學生上台大社會系,這個選擇對他未來就業不利。參閱【窮人家的孩子該如何選科系?談六龜高中首位台大生】。網路上有個觀點是,台大學生很多有錢人,去台大建立人脈,對未來很有幫助。
大錯特錯。
我講個故事。十年前我在交大資工念博士,研發了一門技術在該領域世界第一,得了許多獎,於是我毅然休學創業。創業遠比我想像中艱難,為了推展技術,我爭取跟上市公司主管簡報,人是聯絡到了,但沒有任何一家願意給我時間。後來,郭台銘董事長投資了我兩百萬美金,我的故事上到了商業週刊封面。各種邀約蜂擁而至,這些公司反過來邀請我,換成我沒辦法給他們時間了。
再講另一個故事,我的好友住南部,有天北上,我們共同的另一個好友是上市公司小開。小開當天有兄弟會聚會,於是邀請我們去一起吃飯唱歌。小開的兄弟會自然非同凡響,多認識一些有錢人,拓展人脈好像不錯。但隔天這個南部來的好友,罵罵咧咧的。因為當天他認識一個飯店小開,一聽說他是南部來的,就招呼住他們家的五星級飯店,說是房間非常好,會給他很好的折扣。他也不好意思拒絕,結果花了快一萬塊住一晚。
我在念大學的時候,不管是社團或通識課,外系的人一知道我是資工系,都想跟我認識,想以後找我修電腦。難道我就得整天修電腦來者不拒?抱歉我課業很忙,遇到正妹才有空。要利用我,至少得提供情緒價值吧!
「認識誰沒有用,重點要提供價值給對方」
以前我說過,交大校友在科學園區很好用,不認識的主管,一句「學長!」就瞬間變自己人了,這不是說校友關係有用嗎?其實不是。交大學長學弟間互相照顧,是因為彼此互利,知道交大理工電資是技術能力保證,而技術能力是稀有財,主管也想趕快拉攏學弟為己所用,重點還是在於價值而非校友。
如果台大校友開會計公司,是聘東吳會計系還是台大社會系?
如果台大校友開軟體公司,是聘淡江資工系還是台大社會系?
我的同學,有在上市公司當高階主管,有當頂大電資教授,有在矽谷FAANG上班,還有許多新創公司的老闆。我在電資領域累積的人脈,確實幫我不少忙,但重點不是「我認識他們」,重點是「他們認同我的專業價值」,彼此幫忙是互惠,沒有人有空來者不拒。
反過來看,若你同學想到你的時候,是找你一起跑社會運動,經濟許可當然可以,但是清寒學生呢?
在社會上走跳,要不就有資源,要不就有專業。所謂的「人脈」,對有錢人就是資源交換。清寒子弟選了冷門專業,家裡又沒資源,你要拿什麼跟人交換?一個窮人家小孩,想去頂大認識有錢人是沒有意義的,沒有經濟能力一起吃一起玩,又沒有派得上用場的專業,有錢人不會認同你。
有另外一說是,去頂大讀冷門科系可以開拓視野,這一樣對有錢家庭有用,對清寒學生意義不大。有錢人不在意專業,開拓視野有助繼承家業,但窮人必須要有能夠變現的專業。何況也不是只有頂大能開拓視野。
「選系不選校,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」是清寒學生唯一的出路。去頂大讀冷門科系建立人脈拓展視野,那是有錢人的事。
歡迎加入高中生學程式FB社團、以及愷哥電腦科普頻道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熱烈招生中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