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新聞寫到
【女大生念資工,哥稱「工程師會被AI取代」,勸轉日文系】,真的哭笑不得,但確實每個人同溫層不同,電資領域專長的人還是少數,我還是來說明一下好了。「工程師會被AI取代」是完全不正確的!
正確的說法是,AI會協助工程師提高五倍以上的效率,是工程師的超級工具! 欸,那工程師的工作不就被AI取代了嗎? 不對。
首先,如果AI完成了80%的工作,那剩下20%連AI都無法完成的工作,可以想見有多難,不是工程師誰有能力處理?
再來,這樣只剩下20%的工作量,那工程師是不是要被大量裁員了? No, No, No! 資訊科技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,回推20年去看,那時候誰想的到,手上那個小筆記本大小的機器,點兩下什麼資訊都查的到、食物就送來了、錢就匯過去了、兩個人可以面對面講話? 相對的,未來也有想像不到的無盡新科技,當然都是由工程師去達成,工作量跟產出都是無窮無盡的。AI只是工具。如同算盤、電腦、手機,AI只是工具,不要把它擬人化了。
在AI的協助下,工程師不但不會失業,產值還會提高五倍以上,賺的錢會更多,跟其他產業的收入比會拉得更遠。
那誰是AI發達之後的苦主?就是本文提到的日文系阿!
翻譯類的工作"現在"已經是一片慘況了,AI翻譯一本書只要5hr,99%正確,人類只要做最後1%的校正,大量翻譯失業。
而且翻譯類的工作並不是無窮無盡的,或者說,新增的翻譯工作,都是AI自動翻譯掉了,像是Youtube自動翻譯,並沒有增加人類職缺。翻譯、美編、文案...等等工作,"現在"已經是一片愁雲慘霧,長期都會裁掉90%的人。
比較簡單來說:
- 虛擬型且需求無盡的工作,會因AI獲得最大利益,主要是電資領域
- 虛擬型且需求有盡的工作,會因AI失去很多工作機會,翻譯、美編、文案...等等
- 實體型(跟物理世界交互多)的工作影響不大,譬如醫護、水電、園藝、烹飪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