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在學校學不好程式,不敢走資訊系?

今天一個家長緊急來找我,簡而言之,已經快學測了,孩子對於走理組還是走文組,還在三心兩意,要加強國文還是自然就很兩難,很難定下心來。 這類的問題我以前我在 【文理都有興趣?有個科系讓你進可攻退可守】 有談到,卡在文理中間的學生,我建議讀資管系。簡而言之,資管系比大部分文組科系薪水高、工作機會多,相較資工又沒有這麼辛苦,有時間去平衡文組興趣,又因為分數比資工低,可以填到好一點的大學。 但這個高中生不太敢往資訊方向走,因為在校學習程式的經驗很不好 ,全班都學得不好。是,這確實是全國大部分高中生,真實面臨的困境。 其實資訊相關科系的畢業生,很少進到學校裡面當老師,原因很簡單,因為資訊產業的薪水,動輒是學校的兩倍以上,若頂大資訊系畢業生選擇教職,那絕對是做功德。所以學校裡面教程式的老師,多半是其他數理老師,自己進修之後,再來教學生。試想,如果你是數理老師,經過幾年努力進修,具有業界等級的程式水準,想繼續留在學校作育英才,還是改走業界賺高薪? 即使想要過輕鬆穩定生活,對於薪水要求不是太高的人,想留在學校面對惡魔學生恐龍家長,各種網路不通電腦當機都來找你當工具人,還是去考個高普考當公務員? 喔對,資訊專長考公務員很容易,我在 【資工畢業的工作很操?女生不適合念資工?】 有詳述。 除了師資之外,學生也是很大的問題。一則學校同班同學們對於程式的起始程度不一,雖然老師可以一律從零開始教,但同學對於程式的態度不一,這點就難以解決了。因為程式不是學測科目,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花很多時間在程式上,而程式又需要大量練習才學的好,老師作業出的多也不是,出得少也不是。 因此,高中生在校普遍學不好程式,完全是合情合理的。 那,學生怎麼辦? 高一高二就趕快找愷哥學啊,APCS能考到實作二級以上,個申二階甄試就有相對優勢(如果三級就有絕對優勢),確認適合讀資訊相關科系。如果考不到實作二級,也是很好的收穫,表示你這方面沒有天份,可以堅決的去探索其他途徑,不需猶豫不決。 若已經高三還沒好好學過程式怎麼辦? 正常高三要拚學測、分科,已經沒有空學程式。但有不少學生,是學測考完了,才開始煩惱選系,來找愷哥學程式的。這也是一個亡羊補牢之道,雖然時間上已經來不及在二階甄試前考APCS拿來加分,但可以確認自己的合適性。可以很肯定的說,如果愷哥程式APCS基礎班的作業能好好完成,去念資訊科系都會念很好的。再如果學測考不好必須

資工畢業的工作很操?女生不適合念資工?

最近有個學生跟我說:「老師,我的志向是念資工,但是家長反對,認為資工畢業的工作太操了,不適合女生」。聽到這我臉上三條線,工作太操不適合女生?那男生不是人嗎? 好吧,關於資工系適不適合女生,我在 【讀資工系壓力很大? 女生不適合唸資訊系?】 已經講到,在這裡不贅述,這次來談談資工畢業操不操。 大多家長不是電資產業,訊息都是從新聞看到的,新聞當然專門灑狗血吸引眼球,講的都是特例不是通例,就如同新聞報導常有人彩券中獎千萬,但很奇怪,你去買都不會中。 所以資工畢業是不是 全部 都很操?當然不是啊。每個領域都會有從高薪到低薪的工作,如果低薪還很操,大家就不會搶著念電資了。 對於資工系的畢業生來說,理想的工作內容依序是 (1)外商: 如Google、Microsoft、Apple…           這類工作的錄取門檻最高,即使是頂大電資碩士也只有少數人能被錄取。薪水高,且有較好的work-life balance,大多情況都能正常上下班。大致上來說,十年資歷可預期年收200萬以上,至於能高到什麼程度,因個人能力職務,會有很大的差距。 (2)半導體業上市公司: 如聯發科、聯詠、台積電…           這類的工作的錄取門檻也很高,多半是頂大電資碩士,薪水高但確實比較操。業界狀況通常是晚上八九點下班,工作時的密度很高,有時會忙到沒時間吃飯,但周末加班現在已經比較少。這也是新聞最喜歡寫「電資產業很操」的主要樣板。但相對的他們的年收也很高,大致上跟外商相近,但本土公司獎金制度通常勝過外商,遇到景氣好的狀況,領到上千萬的工程師不在少數。 (3)資訊業上市公司:如華碩、宏碁、鴻海…           這類公司數量相當多,領域也很廣,常見有手機、電腦、網路設備、系統整合、資安、遊戲…等等。大致上來說就是半導體業的打折版,工作壓力跟薪水都比較少。但由於數量多、領域廣,各職缺還是有很大的變化性。十年資歷可預期年收約100~200萬。 (3)金融業上市公司:各大銀行、金控…           目前的金融業,坐櫃台的越來越少,工程師的職缺越來越多。原因很明顯,大家都用網路銀行、App來處理金融事務,越來越少人臨櫃辦理,越來越多實體分行被關閉。資管畢業生也不少往這裡發展,通常可以正常上下班,工作相對穩定。十年資歷可預期年收約100~200萬。 (4)研究型機構:如工研院、資策會、中華電信研

工程師會被AI取代? 資工系還能念嗎?

看到新聞寫到 【女大生念資工,哥稱「工程師會被AI取代」,勸轉日文系】 ,真的哭笑不得,但確實每個人同溫層不同,電資領域專長的人還是少數,我還是來說明一下好了。「工程師會被AI取代」是完全不正確的! 正確的說法是,AI會協助工程師提高五倍以上的效率,是工程師的超級工具! 欸,那工程師的工作不就被AI取代了嗎? 不對。 首先,如果AI完成了80%的工作,那剩下20%連AI都無法完成的工作,可以想見有多難,不是工程師誰有能力處理? 再來,這樣只剩下20%的工作量,那工程師是不是要被大量裁員了? No, No, No! 資訊科技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,回推20年去看,那時候誰想的到,手上那個小筆記本大小的機器,點兩下什麼資訊都查的到、食物就送來了、錢就匯過去了、兩個人可以面對面講話? 相同的,未來也有無盡新科技,從想像力到實踐的過程, 工作量跟產出都是無窮無盡的 ,不存在沒有事情做,只能失業的問題。如同算盤、電腦、手機,AI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,不要把它擬人化了。 在AI的協助下,工程師不但不會失業,產值還會提高五倍以上,賺的錢會更多,跟其他產業的收入比會拉得更遠。 那誰是AI發達之後的苦主?就是本文提到的日文系阿! 翻譯類的工作"現在"已經是一片慘況了,AI翻譯一本書只要5hr,99%正確,人類只要做最後1%的校正,大量翻譯失業。 而且翻譯類的工作並不是無窮無盡的,或者說,新增的翻譯工作,都是AI自動翻譯掉了,像是Youtube自動翻譯,並沒有增加人類職缺。翻譯、美編、文案...等等工作,"現在"已經是一片愁雲慘霧,長期都會裁掉90%的人。 比較簡單來說: 虛擬型且需求無盡的工作,會因AI獲得最大利益,主要是電資領域 虛擬型且需求有盡的工作,會因AI失去很多工作機會,翻譯、美編、文案...等等 實體型(跟物理世界交互多)的工作影響不大,譬如醫護、水電、園藝、烹飪等 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怎麼判斷孩子程式方面的興趣天份?是否要學APCS ?

金門資工陳教授說( 參閱 ):「和聯考時代相比,升學系統裏,多出了一些《眉角》。所以如果學生不懂善用這些《眉角》,就可能會錯失機會。但高中生經常是和家長最不能溝通的年紀,所以家長常常會錯失幫助兒女的機會。例如:1. 判斷兒女是否想走資工系,而且有程式方面的天分,然後讓他去練 APCS 或資安...」 所以,怎麼判斷孩子程式方面的興趣天份,讓他去學APCS ? 我的訣竅是,不要等到高中才開始,高中生是不會任父母擺布的,你越要他做他就越不做。必須要在小學就做這件事。 做什麼事? 許多家長來問我,是否要從小開始學程式,尤其是學Python、C++等等正規的程式語言,越早開始越多時間練習,贏在起跑點上。 不是這樣的,我看到的都是越早開始效果越差。 國中小學生不需要學「程式語言」,該學的是「運算邏輯」跟「互動創作」 。白話點說,「運算邏輯」就是學習把真實世界的問題,化為精準的、可重複的流程,因此做一次跟做一萬次的成本都相同,這是極有價值的能力(做一次工,賺一萬次的錢)。「互動創作」的意思是,相較於畫畫、作文等單向的創作型態,程式賦予了互動創意的可能性,可以創作遊戲、互動式故事等等。再更具體說, 國中小學生只要學好Scratch,就非常足夠了 。 每次我講到這裡,就會有家長說:「老師,孩子已經學過Scratch了喔,接下來是不是該學Python或C++了?」。 重點不是「學過」阿,大家都有「學過」英文,那能跟外國人溝通嗎? 在學校都有「學過」美術音樂,都畫的漂亮、歌唱的好聽嗎? 我所謂「學好」Scratch,就是 能自行發揮創意做出好的作品 ,而不是照老師的示範依樣畫葫蘆。更進階來說,就是能勝過同儕,拿到獎項。而Scratch教學,正常小學都是有在教的,搜尋「貓咪盃」,可以看到教育部很努力在推廣,有校內賽、縣市賽、跟全國賽,學生可以逐步挑戰。 對於國中小學生,學Scratch比Python、C++更能培養多元能力。像C++這樣的程式教育僅著重邏輯訓練、解題能力,對國中小學生過於枯燥無趣。相對的Scratch能輕易的把圖像、聲音、互動納入,學生能自主性的發揮創意,訓練作品設計的完整性,兼顧 邏輯、創意、藝術、設計 的培養,對學生長期的發展會更好。如果國中小就透過Scratch做出樂趣跟成就感,到了升高中的時候,學APCS自然就水到渠成,不用家長要求了。 那,如果已經升高中了,錯過

讀資工系壓力很大? 女生不適合唸資訊系?

最近 這篇文章 在網路上流傳很廣。大致上就是在傳達「台大資工有非常陽剛的強者崇拜文化」、「女生唸資訊系受到很大壓迫」這樣的概念。 但是 為什麼奧運金牌是頒給跑最快的人,跑最慢的人最需要鼓勵吧? 為什麼考試分數高的可以去念台大資工,應該給分數最低的人先選阿? 為什麼只有前三名可以拿書卷獎,人人都發獎不好嗎? 為什麼Google的錄取率低於0.5%,有應徵的全部錄取不好嗎? 不要說工作了,連做善事都是這樣,陳樹菊捐錢好多人頒獎給他,我捐錢都沒人理我,實在很過分。 我自己大學聯考只考到東華資工,後來碩班考到交大資科,碩一的時候被完虐,後來也比較習慣了。畢業之後工作幾年,我有些同學已經年收千萬了,我還在百來萬的程度。後來我厭倦業界,回到交大資工念博班,過了好幾年論文發不出來,比我慢進來的學弟都畢業了。後來我當了中輟生去創業,幸運拿到郭董200萬美金的投資,結果還是被我燒光光,成為創業圈的魯蛇。 喔對,補充一下,我當年應徵Google,沒上。 別人台大電機畢業、去MIT讀博士、教授當了一陣子、然後進Google、然後自行創業、然後IPO發大財。但是,我是不覺得有被「強者崇拜文化」壓迫,人家才沒空來壓迫我,他強由他強,總不能因為我心裡會不舒服,就不准人家強吧?我能做的也就是「盡人事聽天命」, 有的吃就吃,有的玩就玩,有書念就念,這樣就很好了阿 。 接下來講「女生唸資訊系受到很大壓迫」 我當年剛畢業開始找工作時,我一個女同學笑著跟我說他去應徵,結果經理跟她介紹公司的產品是什麼,介紹完就直接錄取她了。 我有個女學生申請頂大資工系,甄試分數完虐競賽成績明顯贏她的男生,分數高的嚇人。 我有個學生想參加「資安女婕思」競賽,但他是男的被禁止參加,我特意寫信去抗議性別歧視,已經過兩年多了,主辦單位還是禁止男性參加。而我從來沒看過任何資訊類比賽禁止女性參加。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,電資領域有高度的性別歧視。女生永遠都是優先錄取,非常不公平。 要我說,這麼明顯的性別壓迫,男生才不適合唸資訊系吧。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哪種程式學習模式更有效?線上/實體/錄影/實況?

這個同學給我的回饋,我很有感觸,肯定了我程式教學的成效。曾經有家長對於我程式教材採用線上錄影的方式提出質疑,希望我做一些現場教學。但以我教程式的實務經驗,同學普遍給我的回饋都是: 「老師,在你這邊學習程式的效果比別的地方好很多!」 錄影教學的方式,受到主要的質疑是:「學習的過程有疑問時,不能當場問怎麼辦?」。不過我們來看典型的教學現場,學生們幾乎都不發問的,因為「不知道要怎麼問」。有可能是因為現場一分神就沒聽到銜接不上,也有可能是一大片根本沒聽懂,不知道要問哪個點,總不能叫老師從頭講兩三遍。顯然的,錄影教學在這方面占盡優勢。 同學沒聽懂的部分能重複看好幾遍,沒有心理壓力。 但即使能重複觀看,問題減少了,但還是有可能需要發問,怎麼辦? 這其實分成兩個層面: 學生為什麼需要發問? 能怎麼發問? 學生為什麼需要發問?其一是學生素質落差太大,老師講課不可能涵蓋所有可能,如果教簡單了,優秀的學生感覺浪費時間;如果教難了,後段學生跟不上。怎麼樣都會有一半的學生教不好,這是當老師最大的痛苦。因此我的程式課程是篩選學生的,學科能力要有國中會考3A以上(含數學),並且在報名流程上阻擋了學習動機較弱的學生。 學生素質比較齊之後,哪裡會聽不懂、需要加強解說的部分也會比較一致。所以我會收集常被學生問到的問題,更新到錄影課程裡面。如此一屆一屆下來, 學生不懂的部分也變的很少,不太需要提問了 。同時我也開闢線上文字群組,方便同學隨時提問。在這個過程裡,我意外發現這有互相激勵的效果,同學的提問可能被另一個同學回答,而其他同學看著別人討論熱烈,也會激起自己的積極心態。這種「一樣是同學,為什麼他都會?」的心理衝擊,產生不錯的共學效應。最後的最後,如果學生的問題還是搞不定,則透過一對一的視訊通話來指導。 另外一個傳統教學做的不好,但我非常重視的部分是「練習」。傳統程式老師給的練習很薄弱,僅是讓學生依樣畫葫蘆。而我給的程式作業在質跟量上都具有挑戰性,必須學生舉一反三才能解出。我們以開放軟體為基礎,自行開發了「code1程式練習系統」,讓學生看完錄影教材接續練習解題。很多學生反映,看錄影的時候都聽的懂,在code1上寫作業的時候才發現寫不出來,回去再看一次錄影就想到怎麼寫了。 「線上錄影教材」搭配「code1練習系統」,發揮了1+1>2的效果,並且不受時間跟地域的限制。 而code1不只是出題、評分

參加比賽是為了贏?

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家長來問我:「老師,這個程式比賽/檢定難嗎?我的孩子他才學沒幾個月,是不是學個一年再去參加比較有把握?」。我的回答都是:「現在就去參加啊。放心啦,他現在去比穩輸的,比賽又不一定要贏」。 是的,參加比賽的目的不是為了贏,是為了累積失敗 我自己是一名創業者,曾獲得郭台銘董事長投資, 公司估值達2000萬美金 ,但創業是成功率僅為1%的超高難度挑戰,我經營的相當掙扎。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一場演講,演講者是國內最快上櫃的電商公司老闆,他說:「我總共開了20個購物網站,倒了15家,只活了5家」,霎那間我突然了解, 如果我連失敗都比人家少,憑什麼成功? 東方的教育都很害怕失敗,為了避免失敗,都會希望做好萬全準備之後再上場,其實這是搞錯目標了。應該追求的並不是「避免失敗」,而是「盡快成功」。 「避免失敗」的哲學,會盡可能的避免競賽,畢竟每比一次就多一次失敗的機會,不如盡可能的避開,等到自己有萬全準備的時候再上場,這樣「成功機率比較高」。 「盡快成功」的哲學,會盡可能的上場,盡可能累積失敗的經驗,從中學到成功的方法。雖然成功率被拉的很低,但成功會來的快很多,也容易迎來較大的成功。 成功是屬於累積最多失敗的人 。這麼說或許有些雞湯,更精確地說,快速的用最低的成本、累積最多的失敗,是獲取成功最科學的方法。 應該不難設想,那些得獎的人,肯定是失敗很多次之後才贏的。如果你都不去參加比賽,在家苦練三年,然後第一次比賽就得獎,你覺得機會多大? 以APCS程式檢定來說,我自己的程式學生,每30個人去考,就會有一個實作零分。我相當清楚這些學生的實力絕對不可能零分,但是第一次上機考, 不熟悉環境、心情緊張又操作錯誤、或遇到電腦出問題 ,明明會寫卻拿零分。 所以我都跟學生說:「有得考就去考,就是要趁著還沒準備好的時候,先去把失常的配額用掉啊。 不然你要等準備好再去失常嗎? 」 但總是有學生不相信自己會失常,還是等自己覺得準備好了才去考。但第一次考的學生,經常只能發揮出平常七成的實力,只好等半年之後再考一次。 我總是為他們沒聽我的話覺得很惋惜。但轉念一想,這些學生不就是敗在這個觀念嗎?以一個小小的檢定挫敗,換來人生不會再犯相同錯誤,正是在實踐累積失敗啊!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