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亞斯伯格症跟程式的關係?從生活中尋找專題的靈感

有個學生想要寫小論文,他本身是亞斯伯格症,想做一個跟亞斯有關的專題,所以來找我討論。他跟我闡述,亞斯伯格症的學生有幾個特色 1)社交困難 2)特別專注。而根據他網上查到的資料,亞斯這兩個特色,恰好在適合在程式方面發展。 於是他想到兩個可能的專題方向: 亞斯伯格症是否需要特別的程式教法? 亞斯伯格症的社交劣勢在資訊業界會遇到甚麼困難跟怎麼解決? 我的觀點是,亞斯伯格症在學程式方面,跟一般人並沒有明顯差異,不需要特別設計教法。而亞斯伯格症在資訊業界可能會有社交溝通上的劣勢,但這並不限定資訊業界,也就是一般亞斯伯格症對於社交上的療法應該是一體適用的,不需要對資訊業界特別差異化。而且從目標性來看,這些其實是社會關懷或心理醫療議題,如果他申請社工系很符合,但是他想申請資工系,這無法展現他在資工領域的能力。 那麼,如果非得要做一個專題跟亞斯與資工相關,能做什麼呢? 接下來我給他的意見是: 「以你來說,其實我也沒有特別覺得你是亞斯,真的要說跟別人有什麼不同的話,只是你講話有一點點口吃」 「這樣的話,是不是你做一個『口吃轉流暢』的語音轉換軟體呢?」 「舉例來說,當你開口講『我...我...我覺得』,這個軟體能轉換成『我覺得』」 「這樣一來,譬如你跟別人語音通話,別人也不會覺得你有什麼不一樣了」 這樣的題目,可以展現學生的資訊能力,並解決自己生活中的難題,不管是升學或者對學生自己長遠的啟發,都是很不錯的。這個學生跟著我學Python,已經考到APCS實作三級,有實作這個專題的基本能力。三級的程度大約是,能夠把大問題切割成小問題來解決,有清楚的邏輯能實作複雜的程式,只是對於演算法還不熟悉。如果把全國資工畢業生都抓來檢定的話,我推估平均會落在三級(不用懷疑,很多資工畢業生不會寫程式,只會寫考卷)。也由於他已經熟悉Python,要實作AI是比較簡單的。 而執行專題,重點是制定「有層次的規格」。其實大部分的學生專題是做不出來的,成果是零,或者只有紙本報告沒有實物。「有層次的規格」意思是,可以訂定幾個不同難度的規格,至少要完成最簡單的那個,不要空口說白話。 在這個「口吃轉流暢」軟體,由難到簡單可以有幾個層次的規格 使用者即時講話,能即時轉成不口吃語音 使用者講完一句話,等幾秒轉成不口吃語音 輸入語音是使用者,做完口吃處理後,輸出語音是Google小姐 其中最後一個層次是不難實作的,簡單來說,就

數理化教太簡單動搖國本?該適性揚才還是工廠化教育?

看到一些大老,呼籲高中數理化要教難一點,不然動搖國本,真心覺得搞錯重點。 二十年前李遠哲主張廣設大學,認為這樣可以提升數理化基礎能力,厚植國家研發能量,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。 問題在於學校教的不夠難嗎?不,問題在於學生學不了這麼難。 或精確點說,能學懂這麼難的學生,永遠都是少數。那強迫 所有 學生在 所有 科目都學這麼難,結果是一場悲劇。 目前高中的教材確實"簡單化"了,一些大老因此感到擔憂,但他們卻沒有看到高中教育也"多元化"了。"簡單化"的意義在於,基本需要的知識,不需要這麼難,但要大部分的人都精熟,而不是強迫所有人去學一輩子用不到的高難度。"多元化"的目的在於,個體的興趣專長不一樣,強迫所有人往同一個地方去,不會收穫更多,只會扼殺更多。 每個人去把自己擅長的部份鑽深就好,不用全科都學很難。 就目前升學制度而言,逐步落實了"簡單化"與"多元化"。特殊選材能夠選出譬如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資訊等領域的萬中選一人才。而學習歷程的制度,讓每個人在高中的階段就先往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展,即使沒達到萬中選一的程度,只要是同儕間該領域的前20%,就很容易在二階甄試被錄取。影響所及,高中生會在各自的興趣領域加強學習,發揮自身天賦,落實多元化。 我自己作為一個程式教師,由於這樣的制度,培育了不少優秀的學生,我敢說這些學生的程式能力,在高中階段就已經超越一些資工畢業生了,我很期待這些學生之後上大學再學習,能發揮巨大的才能,肯定比我當年工廠式流水線的標準教育來的強多了。 相對的這些很有程式天份的學生,如果都被迫要把國文、英文、物理、化學、數學等學科通通學深學難,因此沒有時間鑽研程式,那是多大的人才浪費?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若程式變成必考學科,另一個化學天才、程式蠢才,卻要拚死拚活學程式考高分,排擠到他在化學上的鑽研,那又是多大的人才浪費? 所以選修開始變得重要。必修雖然教的簡單,但選修的部分,是分流的、學生個別依興趣去鑽研。如同美國有AP (Advanced Placement)大學先修制度,台灣也開始有像APCS(Advanced Placement Computer Science),以檢定的方式評量學生程式能力。兼顧差異性及公平性。 美國人的平均教育素質並不高,但美國

想要念醫學系,因為達文西手臂?

不久前一個學生跟我談到志願的選擇,他說對醫學系蠻有興趣的,我問為什麼,他說:「之前我參加醫學營,體驗到操縱達文西機器手臂,覺得很有興趣。」 接下來我問他幾個問題。 「你覺得你當醫生之後,有多少機會操縱機器手臂呢?」 「你是對治療病人有興趣,還是對機器手臂有興趣?」 「如果你對機器手臂有興趣,應該唸醫學、電機、還是機械呢?」 我想到我高中的時候,學校正在拆舊校舍,每次下課我就站在樓上,看著巨大的怪手,一口一口地把牆壁咬碎,像是怪獸吃餅乾一樣,感覺特別酷。 well....話說回來,這個學生是對醫學系有興趣嗎?應該很明顯吧! 我很鼓勵同學們參加各種營隊,探索各種領域。不過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,要知道營隊體驗、跟大學課程、跟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差別。譬如說醫學營似乎就不太可能,讓學生們背一大本書然後考試吧? 也不可能半夜起來值班吧? 設計營隊的大學生們,必然是盡量設計簡單有趣的活動,或許也有些比較不那麼有趣的部分,但那個比例肯定不符合真正的職涯。 我一向鼓勵同學們以終為始,不是去想要念什麼科系,而是去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。如果能跟那個職業的人聊一聊是最好的,YouTube上也有蠻多不同職業的人經驗分享。科系的部分, IOH 做了非常多學生跟教授的訪談,每個科系都有許多不同人的觀點,能夠多方參考。可不要只會低頭念書,忘記抬頭生活啊!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如何選擇大學志願?該看興趣還是收入?

關於升大學該選校還是選系,該選擇自己的興趣還是以未來收入為考量,眾說紛紜。有些人的觀點是:"應該要選校,系不重要,反正公司只看你什麼大學畢業的"。這樣的說法對於專業度較低的工作內容是成立的,譬如要聘一個行政人員,來了再培訓就好了。但譬如專業度很高的工作,律師、醫師、會計師、建築師、工程師、教師等等,不是本科系的很不容易。 那麼,如果以後想從事專業度高的工作,該用怎麼樣的準則去選系?有四點最為重要 興趣、專長、收入、幸福感 興趣跟專長是不同的,舉例來說吧,男生多半很喜歡打電玩,但有沒有專長到可以當電競選手?女生許多喜歡唱歌跳舞打扮漂亮,但沒有當明星的資質?喜歡搞笑胡鬧,有沒有專長到可以當網紅? 以前這類的想法只能猜測,孩子覺得可以、家長覺得不行,就引發家庭革命了。資訊時代有個好處,嘗試的成本超級低,沒有什麼好吵的,直接去試就好了。譬如說電玩,能不能線上排名世界前1000? 想當明星愛表演,線上開直播,能不能吸引1000個人來看? 錄影放上YouTube,能不能吸引1000個點閱? 這樣很簡單的 一千法則 ,一個暑假去嘗試就見真章了。當然有些孩子會不服氣的說:"時間太短了阿,還來不及有效果!",的確短時間不容易做出成效,但能夠拉近幻想跟現實的距離,讓數字來說話,孩子直接面對市場,家長不至於埋沒了人才,兩者都不要自以為是。 那麼如果是專業項目呢?也是有的,舉例來說APCS程式檢定能夠拿高分,那之後讀資工系必然會得心應手。再譬如 中學生網站 舉辦的小論文競賽,從物理、化學、農業、史地...等,共有21個大類,如果能得獎的必然也是有天份。而最簡單的,就是從學科成績來判斷,如果數學好的,適合讀資工系;如果物理電學擅長的,適合讀電機系;如果物理力學擅長的,適合讀機械、土木等等。關於哪些系需要哪些專長、未來的出路為何,教育部的 ColleGo 有詳細的介紹。而 IOH 有許多科系的系友、教授現身說法,非常值得參考。 在興趣的部分,有些家長會認為:「小孩子怎麼知道自己的興趣,難道喜歡玩手機就是對電機系有興趣嗎?他連手機裡面有哪些元件都不知道阿,還不是自以為興趣」。這樣的說法我並不苟同,興趣不一定需要對"知識細節"理解(都懂的話還要念大學嗎?),更大成分是你想要" 成就什麼 "。有些人對於救人一命特別有憧憬

都快升高三了,學習歷程要怎麼補救?

 有個媽媽憂心忡忡的問我:「老師,孩子快升高三了,還沒有什麼像樣的學習歷程,能怎麼補救?」 我在 參加營隊很重要?從數據的角度來看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提到,學習歷程最重要的不是你 做過什麼 ,而是你 有什麼成果 。以這個孩子來說,他想念資工、資管科系,如果說做過什麼,那就是學過程式,但這個時代不管是校內或校外課程,誰沒學過程式?難道上過三次程式班的就會比兩次程式班的優先被錄取?很顯然教授不是看這個吧! 在 如何一魚多吃的準備學習歷程? 這篇文章裡面我有提到,電資領域最好的準備方向就是APCS程式檢定,只要考到實作三級,就是穩居「有公信力的前30%」,二階甄試就會非常有把握。 但高二下的學生,還適合考APCS嗎? 從時程上來看,高二下的學生,還有兩次機會考APCS,分別是該年的六月跟十月。如果是升高二下之前的寒假,要補APCS還是可以的,寒假先密集的上一波課程,高二下開學後再每周練程式,六月是有機會過實作三級的。實力有培養起來,即使六月檢定失常,十月還可以再考一次。 但如果高二下都過了大半,才想要補APCS就太冒險了。若是升高三的暑假認真學,只剩下十月可以考一次,即使實力有到也不保證檢定能正常發揮。 所以,對於有志電資相關的高二下學生,我的建議是 如果已經有一定程式能力,只是之前APCS沒有考好,那就維持每周練習3hr左右。後續兩次檢定,至少考好一次應該很有機會。 如果程式能力還很薄弱(沒考過APCS或只有一級),不建議把時間花在上面,程式實力短時間拉上去很困難,且僅剩一次檢定機會,也難保不會臨場失常。 有家長會問,去考個微軟或什麼民間辦的檢定有沒有用呢?我的觀點是,只要簡單的都沒有用,不簡單的都很難保證考過,若堅持要花時間賭賭看,還是一樣回到最有公信力的APCS,不存在更簡單又更有效的後門。 那麼,快升高三的學生,還能怎麼補救? 我的建議是,好好念學科 雖然二階甄試是評學習歷程、面試等等的,但最後的總分一定會融合學測。各校系採計比例不一,目前許多科系採取學測40%+甄試60%(書面審查、面試、筆試等),例如 交大資工的計分標準 。所以如果甄試沒優勢,還是可以靠學測來補。若好好念學科,再往下填一些保守的志願,會比拚學習歷程還更可控。即使學測考失常了,只要學科能力有培養起來,分科測驗還多一次機會。反過來說,過於擔心學習歷程的比重,硬去花時間製造「我有做(但沒成果)」的證明

怎麼搶到APCS秒殺報名?

2021年因為疫情關係,所以APCS開放的名額很少,分成三個身份別 1)高三生 2)高二、高一生 3)其他。三個梯次相隔幾天依序開放。通常第一梯次都可以報到,但第二梯次就剩下少數名額會被秒殺,第三梯次則完全沒有名額。 而2022年的考試,則是分為1)高三生 2)"其他",共兩種名額。而到了2023年的考試報名,已經沒有限制資格梯次。 每年考試規定都會變動,以當屆官網為準。 目前疫情已經結束,APCS官方提供的考試名額總量應該是充足的,但如果沒搶到離家近的考場,需要跑遠甚至跨縣市去考,還是會比較麻煩。 這篇是告訴大家,報名順序大概是怎樣 。 先說好,這不是什麼"保證搶到"的密技,只是事先讓你知道流程,讓你減少出錯、動作更快、更高機率搶到而已。 1.報名前一天先觀察剩餘考場名額 由於報名是分秒必爭的,為了避免報名當下還在考慮選考場,耽誤幾秒鐘就搶輸了。官方會在前一天21:00公布剩餘考場名額。最好前一天就先看好,哪些是你要的志願。 2.用電腦還是手機報名? 用電腦動作會比較快,但這跟幾點開放報名有關。之前幾次,APCS官方有時會0:00開放,有時又9:00am開放。0:00開放比較單純,學生晚點睡來報名就好。9:00am開放的話,高中生那個時間要上課阿! 要不就得拜託有空的家人幫忙,要不就得用手機,事先拜託好老師可以在那個時間,給個幾分鐘讓同學報名。實際當次狀況,請以官網為準。 4.報名過程 1)以2021/11/07的檢定為例( 不見得每次規定都一樣,僅供參考,請以當次官方公告為準 ),開放前5min,等在報名網頁,準備reload。簡單的來說,報名網頁就那一頁,只是"開始報名"的按鈕要時間到才會冒出來,所以同學就等在那個網頁,不斷reload吧! 2)輸入email並獲取驗證碼。這邊要求你輸入email,APCS官方會立刻發驗證碼給你,輸入驗證碼之後才能登入。為了節省時間,先把email address打好,到時候copy/paste比較快。而且信箱先開好,讀取驗證碼才不會手忙腳亂! 3)輸入資料 總共需要輸入的資料如下圖,注意沒打星號是可以不填的,節省時間。一樣先把姓名、行動電話、身分證號先打好,到時候copy/paste比較快! 4)一直出現錯誤? 由於APCS檢定超熱門,上千人在第一時間搶,官網會出

電機學的比較廣? 先選電機再看要不要轉資工?

我經常聽到同學說:「老師,聽說電機學的比較廣,電機轉資工比較簡單,資工轉電機比較難,所以我先選電機,之後再看要不要轉資工,這樣如何呢?」。這樣的想法,對也不對。 去想一個簡單的事,大家都是一百多個學分畢業,如果電機系學的比較廣,那資工系在幹嘛? 但我們看實務上,確實一些電機系、甚至非理組的學生,後來也轉職成軟體工程師了。所以做軟體不需要特別讀資工系? 其實我們在業界看到,轉職過來的軟體工程師,通常做的是比較低階的工作,長期天花板也比較低。畢竟資工系花了四年在學軟體,其他人花半年學軟體,怎麼可能一樣。 資工系有一半以上是在學domain knowledge,譬如說計算機結構、作業系統、編譯器、網路系統、多媒體、資訊安全、人工智慧...等等。相較於轉職過來的軟體工程師,他們可能專職寫網頁,就只會寫網頁了。資工系學的比較廣,並對軟體系統,從最底層到最表象,有一個全面性的了解,可以處理特別盤根錯節的狀況。也可以從廣大的軟體領域裡面,挑選自己比較擅長的,念研究所或就業。長期發展明顯優於半路出家的軟體工程師。 所以我會說, 電機跟資工,廣的部分不一樣 。 電機是硬體學的比較廣,並搭配一點軟體。 資工是軟體學的比較廣,並搭配一點硬體。 電機轉資工比較簡單嗎? 是,因為軟體比較能夠靠自學,學一小塊就能做一小塊工作。 電機轉資工比較簡單嗎? 不是,資工系四年學的東西,別系閒暇之餘就想讀通讀廣是不可能的,都是取一瓢飲而已。 但如果電機系念一念就是想轉軟體、資工系念一念就是想轉硬體,那怎麼辦呢?實務上這兩個科系的共通性還是很強的,國外很多頂尖大學甚至把這兩門學問當成一個科系稱為EECS(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),學生可多選修硬體課程,畢業就走EE,也可多選修軟體的課程走CS。國內除了少數大學有設立電資學士班類似國外的EECS系,大部分都還是把電機跟資工分開設系,但學生一樣可以多選修對方的課程。譬如電機系選修資工的主科,如作業系統、演算法等等;資工系選修電機系的主科,如電子學、電路學等等。並依個人狀況,選擇跨考研究所。實務上來說,資工系轉硬體相關的,比較多是做晶片設計(而非譬如控制、電力、電磁等);電機系轉軟體相關的,比較多是做網站(而非譬如多媒體、作業系統等)。 整體而言,並不需要把哪個科系比較容易轉,當成選系的考量。先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