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選擇醫科還是電資?電機系教授的孩子大多選擇當醫師?

 之前在網路上看到「電機系教授的孩子大多選擇當醫師?學霸揭台大電機系的殘酷事實」

 這篇文章,我對當中的一些說法並不認同。

大致上來說,這篇文章傳達幾個概念

  1. 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,孩子多半選擇當醫生
  2. 電機這個行業沒有門檻
  3. 台大電機系畢業生的平均薪水,遠低於成績相近的醫生同學
  4. 高中生談興趣是鬼扯
  5. 做醫學的研究,比做電機的研究,對人類更有貢獻
第一點的部分,作者沒有提出數據佐證,我也找不到相關資料,我們就不討論它。但其他幾點我要提出反駁。

摘錄部分原文:
讀電機系,尤其是念台大電機系,要知道一個殘酷的事實:電機這個行業是沒有門檻的。因此,從這個系畢業、拿到學位,對於生活並沒有絕對的保障。所有的電機系畢業生,在職場的競爭力,其實相差不大。但較為優秀的畢業生,在不需要那麼高人力水準的公司或產業工作,不見得較有競爭的優勢。舉例說明,只需要60分水準的工作,適合的是60分水準程度的工程師,80分已經算很好。而程度愈好,要求的薪水愈高,職場的競爭力反而下降。

"電機行業沒有門檻"實在是一個匪夷所思的說法。如果能考過醫科門檻的學生,選擇電資領域就讀,必然也是頂大電資,其畢業生在業界的貢獻,可說是影響世界。舉例來說,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,台灣有多家公司排名領先,其中台積電排名第3,聯發科排名第11。以台積電來說,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5奈米製程,等於是用髮絲兩萬分之一的精細度,來刻畫電路,其難度可想而知。而聯發科的手機晶片,全球市佔率達到31%,世界排名第一。這些世界領先的技術,都是由台灣最頂尖的電資工程師所研發出來的,其對人才的挑剔程度是有名的,普通的電資畢業生都不得其門而入,但頂尖的學生甚至還沒畢業就領到簽約金,沒有門檻是完全不符事實的說法。


再摘錄部分原文:
優秀電機系畢業生的職涯發展,跟景氣與產業有密切的關係。雖然我沒有正式的統計資料,但根據菜市場調查,通常台大電機系畢業生的平均薪水,遠低於那些高中時代與他成績相近的醫生同學。

關於電資產業的薪水,我們直接來看2019上市公司員工年薪平均中位數前10名,簡而言之,電資產業佔了10名中8名,其薪資中位數約在160~240萬之間。當然這樣的薪水統計,包含了很多非頂大電資畢業生,甚至作業員都可能含了進去,但大約可當作一個參考值,概估頂大電資畢業生的普通薪資水準。若是能力優異在電資產業,我自己同學都有年薪千萬的。若是擔任主管職、或自行創業成功,其薪資報酬又完全是另一個水準。


再摘錄部分原文:
我一向覺得這個年紀的小孩,在台灣升學至上的教育風氣下,談興趣是一件很鬼扯的事情。以電機系來講,更顯得有點荒謬。...(部分省略)...在升學主義至上的教育環境中,一個才十幾歲的孩子,有可能真正知道自己的興趣,可以決定自己將奉獻一生其中的專業嗎?一萬個人裡面,到底有沒有一個?說是對醫學、物理、化學或數學感興趣的話,還算有道理,而不該是電機系。總不能說我喜歡滑手機平板、愛打電動,所以我的興趣是念電機。

這個段落是我最不能認同的,高中生談興趣並不鬼扯,認為高中生不可能有興趣才是鬼扯。作者的思路是,因為高中課本只有物理、化學、數學,所以高中要有興趣只可能是這些,頂多加上醫學。但高中生除了課本跟看醫生之外就沒有生活了嗎?這明顯是偏離事實的。一個手機拿在手上可以做這麼多神奇的事情,每年都還進化出新功能,有興趣參與創新發明很合理啊! 遊戲這麼好玩,想要在未來創造自己的遊戲,很合理啊! 網路應用大幅改變人類生活,想要創造新形態的網路應用、下一代的Facebook,也很合理啊! AI、5G、VR、AR...有太多好玩的新科技等待新生代人才去突破創新,電資領域好玩的東西這麼多,有興趣哪裡奇怪了?

有些人認為,高中生連手機有哪些元件、什麼是晶片都不懂,怎麼可能對電資有興趣? 但要了解手機研發跟哪個科系相關,網路查一下就可以立刻知道。而且不需要理解手機結構才能對電資感興趣,就好像不需要懂得醫病才能對醫科感興趣。興趣不一定需要對"知識細節"理解(都懂的話還要念大學嗎?),最重要的是你想要"成就什麼"。有些人對於救人一命特別有憧憬;有人對於蓋一棟自己的建築物有期待;有人想要創新手機內部的黑魔法。該選什麼系,其實很容易判斷!


再摘錄部分原文:
一般而言,做醫學的研究,當然比做電機的研究,對人類更有貢獻。電機是應用的科學,並不是物理、化學、數學這類基礎科學。我認為真正有用的研究,不是與人競爭,而是與天競爭。

這個說法過於偏頗。有一個電資業界的朋友,累積資產早就可以退休了,可是還是孜孜不倦的辛苦研究開發,他說:「我每參與開發一個新的晶片,全世界就有幾千萬人在用,隨便走在路上,甚至出國,路人手上都有我開發的晶片,成就感多大啊!」

人類文明的進展,是多領域協作提升的。醫學當然很重要,但若獨立存在的話進展也很有限。思考看看,若電資技術倒退30年,醫學研究人員沒有網路科技可以交換知識、電腦運算能力薄弱、沒有手機,醫學研究肯定也得倒退30年。以這次COVID-19的疫苗開發來說,也因為有AI技術的幫忙,整個疫苗開發的進度比過往提升兩倍以上。先進的電資產品,對各行各業都產生極大的加速效應,包括醫療、工業、教育、金融、商業、娛樂等等。有人能想像,活在一個沒有網路、沒有電腦、沒有手機的世界嗎?

我始終覺得,學習首重興趣,但考慮未來的生計也是應該的。不管是醫科、電資、或其他科系,若能兼顧到興趣、生計、並對社會有貢獻都是很棒的。醫科很棒,但忽略興趣獨尊醫科,人生會過得比較快樂嗎?


歡迎加入高中生學程式FB社團、以及愷哥電腦科普頻道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熱烈招生中喔!

熱門文章

怎麼搶到APCS秒殺報名?

APCS程式檢定的考試每年會舉辦三次,按例在每年的一、六、十月舉辦。 2021年因為疫情關係,所以開放的名額很少,分成三個身份別 1)高三生 2)高二、高一生 3)其他。三個梯次相隔幾天依序開放。通常第一梯次都可以報到,但第二梯次就剩下少數名額,第三梯次則完全沒有名額。 而2022年的考試,則是分為1)高三生 2)其他,共兩種名額。 每年考試規定都會變動,以當屆官網為準。最近幾屆沒有限制資格梯次, APCS官方提供的考試名額總量還算充足,但容易搶不到離家近的考場,需要跑遠甚至跨縣市去考,還是會比較麻煩。 這篇是告訴大家,報名順序大概是怎樣 。 先說好,這不是什麼"保證搶到"的密技,只是事先讓你知道流程,讓你減少出錯、動作更快、更高機率搶到而已。 【報名過程】 1)以2024/6/16的檢定為例( 不見得每次規定都一樣,僅供參考,請以當次官方公告為準 ),考試前兩個月就要注意開放報名公告,2024/4/24 9:00開放報名。開放前5min,等在報名網頁,準備reload。簡單的來說,報名網頁就那一頁,只是"開始報名"的按鈕要時間到才會冒出來,所以同學就等在那個網頁,不斷reload吧! 2)輸入email並獲取驗證碼。這邊要求你輸入email,APCS官方會立刻發驗證碼給你,輸入驗證碼之後才能登入。為了節省時間,先把email address打好,到時候copy/paste比較快。而且信箱先開好,讀取驗證碼才不會手忙腳亂! 3)輸入資料 總共需要輸入的資料如下圖,注意沒打星號是可以不填的,節省時間。一樣先把姓名、行動電話、身分證號先打好,到時候copy/paste比較快。選考科目有兩科,對於升學來說,兩科成績都是必要的,我會建議第一次兩科都考。若觀念題已經拿到滿意的級分,之後也可以集中精力,單考實作題。 4)一直出現網站錯誤? 由於APCS檢定超熱門,上千人在第一時間搶,官網會出現各種錯誤訊息。不用想太多,就是網站塞爆而已,唯一解法就是重複試,慢慢試。從最近幾屆的經驗來看,試2hr都是很正常的。不用太焦慮,最近幾屆名額還算夠,當天中午前應該還是可以搶到自己縣市的考場,只是努力搶到靠自己最近的考場而已。 好了,就這樣! 這篇不是告訴大家什麼一定會報名到的後門,只是告訴大家先準備好什麼,搞清楚流程,節省個幾分鐘就比較容易搶到。加

讀資工系很吃天份? 我適合唸資工系嗎?

我常被同學問到:"資工系會這樣嗎?會那樣嗎?",其實這個問題很難簡要回答,因為頂大、國立、私立差別很大,同一校系的各人差別也很大。 舉例來說,網路上流傳一句話:"讀資工系很吃天份",我的學生也因此感到驚恐,明明已經APCS實作三級、高中生前1%會寫程式了,還怕自己天份不夠。 這句話來自於 一部youtube ,訪談了一個原先讀台大資工讀得很辛苦、後來重考台大牙醫的學生。ㄜ...她就念不下去,她當然說很吃天份。去訪談被物理系唸不下去的人,也肯定說物理系很吃天份。 念醫學要有背書的天份、念數學要有抽象思考的天份、念資工要有邏輯清楚的天份...每一種科系都要有天份,資工沒有特別吃天份。同時從另一個面向來看,你會害怕資工系會唸不下去,怎麼不害怕醫學系唸不下去?每年都有醫學系退學、或畢業之後考不到執照的案例阿,每一個科系都可能唸不下去啊! 若從數據來看,實務上有統計過,物理系跟數學系是最難唸的科系,這類偏理論、較抽象的科系,重修、延畢、退學的比率都是最高的。資工這一類,應用、實務型的科系,相對還是比較容易唸的。 那麼,一個學生,怎麼確認自己適合唸資工系呢? 就是高中學看看寫程式阿! 基本上台灣的高中,幾乎都有程式課程,但說實在的,很少學生在學校學得好的,大致上幾個原因 學生程度參差不齊: 不像數學課,大家國中學過什麼都是一樣的,考上同一高中的數學程度也差不多,銜接下去教就好。但程式在國中並沒有標準課程,老師很為難要從哪裡開始教、教多快、教多難。 學習態度與難度不匹配: 學程式跟學數學的難度類似,要高度專注,而且要做大量的練習題。但大部分校方跟學生,把程式課當成某種導論課,聽一聽懂個大概就好了,對於作業跟考試的要求都很寬鬆,這樣當然是學不會寫程式的。 所以,高中生怎麼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唸資工? 最明確的方法就是去考APCS APCS是教育部辦的程式檢定,學生可以藉此評估自己的程式能力,在同儕間的什麼程度,而且APCS的成績,在申請資工系的時候,被列為正式的參採項目,甚至還有APCS組有額外的招生名額。 就比例上來說,每年約10萬高中生,其中約5%有考過APCS,可以把這些人當作有心要考資工系的。而APCS分成觀念題(選擇題)跟實作題(寫程式),近年考生的成績大概是這個比例 整個評分方式來說,只要有參加考試、一題都不用答對就是一級分,也就是一

參加比賽是為了贏?

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家長來問我:「老師,這個程式比賽/檢定難嗎?我的孩子他才學沒幾個月,是不是學個一年再去參加比較有把握?」。我的回答都是:「現在就去參加啊。放心啦,他現在去比穩輸的,比賽又不一定要贏」。 是的,參加比賽的目的不是為了贏,是為了累積失敗 我自己是一名創業者,曾獲得郭台銘董事長投資, 公司估值達2000萬美金 ,但創業是成功率僅為1%的超高難度挑戰,我經營的相當掙扎。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一場演講,演講者是國內最快上櫃的電商公司老闆,他說:「我總共開了20個購物網站,倒了15家,只活了5家」,霎那間我突然了解, 如果我連失敗都比人家少,憑什麼成功? 東方的教育都很害怕失敗,為了避免失敗,都會希望做好萬全準備之後再上場,其實這是搞錯目標了。應該追求的並不是「避免失敗」,而是「盡快成功」。 「避免失敗」的哲學,會盡可能的避免競賽,畢竟每比一次就多一次失敗的機會,不如盡可能的避開,等到自己有萬全準備的時候再上場,這樣「成功機率比較高」。 「盡快成功」的哲學,會盡可能的上場,盡可能累積失敗的經驗,從中學到成功的方法。雖然成功率被拉的很低,但成功會來的快很多,也容易迎來較大的成功。 成功是屬於累積最多失敗的人 。這麼說或許有些雞湯,更精確地說,快速的用最低的成本、累積最多的失敗,是獲取成功最科學的方法。 應該不難設想,那些得獎的人,肯定是失敗很多次之後才贏的。如果你都不去參加比賽,在家苦練三年,然後第一次比賽就得獎,你覺得機會多大? 以APCS程式檢定來說,我自己的程式學生,每30個人去考,就會有一個實作零分。我相當清楚這些學生的實力絕對不可能零分,但是第一次上機考, 不熟悉環境、心情緊張又操作錯誤、或遇到電腦出問題 ,明明會寫卻拿零分。 所以我都跟學生說:「有得考就去考,就是要趁著還沒準備好的時候,先去把失常的配額用掉啊。 不然你要等準備好再去失常嗎? 」 但總是有學生不相信自己會失常,還是等自己覺得準備好了才去考。但第一次考的學生,經常只能發揮出平常七成的實力,只好等半年之後再考一次。 我總是為他們沒聽我的話覺得很惋惜。但轉念一想,這些學生不就是敗在這個觀念嗎?以一個小小的檢定挫敗,換來人生不會再犯相同錯誤,正是在實踐累積失敗啊!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APCS程式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電機學的比較廣? 先選電機再看要不要轉資工?

我經常聽到同學說:「老師,聽說電機學的比較廣,電機轉資工比較簡單,資工轉電機比較難,所以我先選電機,之後再看要不要轉資工,這樣如何呢?」。這樣的想法,對也不對。 去想一個簡單的事,大家都是一百多個學分畢業,如果電機系學的比較廣,那資工系在幹嘛? 但我們看實務上,確實一些電機系、甚至非理組的學生,後來也轉職成軟體工程師了。所以做軟體不需要特別讀資工系? 其實我們在業界看到,轉職過來的軟體工程師,通常做的是比較低階的工作,長期天花板也比較低。畢竟資工系花了四年在學軟體,其他人花半年學軟體,怎麼可能一樣。 資工系有一半以上是在學domain knowledge,譬如說計算機結構、作業系統、編譯器、網路系統、多媒體、資訊安全、人工智慧...等等。相較於轉職過來的軟體工程師,他們可能專職寫網頁,就只會寫網頁了。資工系學的比較廣,並對軟體系統,從最底層到最表象,有一個全面性的了解,可以處理特別盤根錯節的狀況。也可以從廣大的軟體領域裡面,挑選自己比較擅長的,念研究所或就業。長期發展明顯優於半路出家的軟體工程師。 所以我會說, 電機跟資工,廣的部分不一樣 。 電機是硬體學的比較廣,並搭配一點軟體。 資工是軟體學的比較廣,並搭配一點硬體。 電機轉資工比較簡單嗎? 是,因為軟體比較能夠靠自學,學一小塊就能做一小塊工作。 電機轉資工比較簡單嗎? 不是,資工系四年學的東西,別系閒暇之餘就想讀通讀廣是不可能的,都是取一瓢飲而已。 但如果電機系念一念就是想轉軟體、資工系念一念就是想轉硬體,那怎麼辦呢?實務上這兩個科系的共通性還是很強的,國外很多頂尖大學甚至把這兩門學問當成一個科系稱為EECS(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),學生可多選修硬體課程,畢業就走EE,也可多選修軟體的課程走CS。國內除了少數大學有設立電資學士班類似國外的EECS系,大部分都還是把電機跟資工分開設系,但學生一樣可以多選修對方的課程。譬如電機系選修資工的主科,如作業系統、演算法等等;資工系選修電機系的主科,如電子學、電路學等等。並依個人狀況,選擇跨考研究所。實務上來說,資工系轉硬體相關的,比較多是做晶片設計(而非譬如控制、電力、電磁等);電機系轉軟體相關的,比較多是做網站(而非譬如多媒體、作業系統等)。 整體而言,並不需要把哪個科系比較容易轉,當成選系的考量。先搞

考好APCS就是進好大學的保證?

之前看到一個朋友在抱怨:"我辛苦培養我兒子學程式,考過頂大資工APCS組的門檻,結果還是被刷下來阿,考APCS到底有沒有用?!" 考APCS當然有用,但是你要知道怎麼用 首先我們先搞清楚APCS組是什麼意思,簡單來說,各大學的資工、資管系,大約會拿出總入學名額的5%,錄取程式能力強,但是學科差一點點的學生。而APCS檢定,就是學生程式能力的證明。 高中生的程式能力,大約可以分成幾個等級 資訊奧林匹亞國手,每年全國四人,這些人不需要考APCS,而是保送直接進到頂尖大學。 資訊奧林匹亞選訓選手,約30人以下,以及全國賽名列前茅者,兩者合計約40人,APCS可以考到實作五級分(滿分)、透過推薦、特殊選材或APCS組進到頂尖大學。 對於程式有興趣也學得不錯,APCS成績在實作三級分以上的高中生 APCS實作二級分以下的話,我跟國立大學資工系教授聊過,對入學的影響較小,在此不討論。 第一種人是老天爺賞飯吃啦,這要靠天份,沒辦法強求。 第二種其實也很靠天分啦,只是運氣差一點沒當到國手而已。這些人就把頂大資工的APCS組名額佔光了。 第三種的話,會考數學在A以上的學生,都有機會培養起來。 但是你要知道APCS成績的正確使用方法。 首先要知道,APCS組不是後門,而是窄門。 如果學科成績夠的話,想要上前段國立大學資工系,就盡量不要報APCS組,名額真的很少。後段國立大學甚至私立,APCS組競爭比較沒這麼誇張。但APCS成績最高勝率的用途,其實是在一般組的申請入學。 高中生們應該知道,目前大學入學名額最大宗的是申請入學,佔了七成。而申請入學的機制裡面,分成第一階段學測成績,跟第二階段甄試。第二階段甄試會淘汰掉七成左右的人。想想看,如果你辛苦念了三年的書,好不容易達到頂大學測的標準,但第二階段甄試卻有七成的機率被淘汰,是不是很可怕? 對大多數人來說,APCS的成績,就是讓你在第二階段甄試脫穎而出用的。 反過來說,你也可以想到,有志進頂尖校系的學生,都有準備考APCS,好把你幹掉。 所以我在「 想要考上好大學,該怎麼做戰略分配? 」提到,高中生最好的策略是「八分準備學科、兩分準備興趣專長」。尤其隨著程式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,不只是資工、資管,包括電機、工程、理科、甚至商管等科系,APCS的成績都可以在第二階段甄試大大加分,幫助你進入理想的校系。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

資工系特殊選才是怎麼回事?還是先考APCS吧!

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家長問我:「我的孩子很聰明,但不喜歡念書,能不能讓他走特殊選才?」。這是天大的誤會, 特殊選才是要甄選特殊才能的學生,不是特別不喜歡念書的學生 。 國立資工相關的特殊選才名額(再加上保送、推薦等),一年在100人以內,也就是說資訊領域前0.1%的優秀高中生才有機會,幾乎都是學業成績很好的明星高中生。只適合天份跟努力兼具, 喜歡寫程式勝於玩手機的學生 。看到這裡,家長可以死心了。 接下來我粗略地把資工系特殊選才,分成「頂大資工特選」,跟「其他國立資工特選」來看。頂大就是一般通稱的台清交成。其他的部分有包括中央、師大、中山、中興、中正等等,雖然每年可能都有變動,大致上來說,海洋資工是國立資工特選最末一個志願。私立大學特選在此不討論。 很多人以為,特選就是把自認的優良表現都拿去給教授選,也有學生問我能不能做個遊戲去報特選。其實不是這樣的,頂大資工特選,99.9%的高中生連報名資格都沒有。粗略的來說,需要在三大程式賽當中(資訊奧林匹亞、資訊學科能力競賽、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大賽)進到全國決賽才能報名,這是明列在招生簡章上的。大約要有APCS實作五級的實力,才比較有機會進全國決賽。而最終要特選錄取的話,有APCS實作五級的水準都不一定上。所以 對頂大資工有興趣的學生,就是先往APCS準備,考到實作四級前都沒必要去想特選的事 。以我過去學生的經驗,如果高一上學期就能考到實作四級,那很適合往頂大特選的方向準備,最晚高二上考到還有一絲機會。 而「其他國立資工特選」,難度比頂大降了一級,因為大部分資訊能力優異的學生,都是學科有相當水準的明星高中生,所以挑戰頂大特選失敗後,大部分不會跑去其他資工特選,而是改走學測拚頂大。這些學校的招生簡章,也不會把全國決賽當作主要資格限制。譬如海洋資工特選的招生簡章,APCS實作四級就有報名資格,錄取機率也不低。若學生們評估自己學測真的比較弱,對資訊科技願意投注很多時間,是可以往這方向努力。 關於特選的更多細節,請直接去查各校系的招生簡章。或者吧,其實也不用去查,沒有考到APCS實作三級之前,通通不用去想資工特選的事。 先考到實作三級,學習歷程的絕對優勢先拿到,再看剩下多少時間, 就知道該拚特選還是學測了。 歡迎加入 高中生 學程式FB社團 、以及 愷哥電腦科普頻道 ,跟我一起學程式、學人生。 【愷哥程式APCS班】 熱烈招生中喔!

先進台大再說! 轉系、輔系、雙主修可行嗎?

之前我有學生想報台大社會系,我問他:「你不是想念資工嗎?為什麼是台大社會?」。他說:「台大社會我應該進的了。上了台大之後,再轉系、輔系到資工就好了」。我聽了之後嘆了一口氣,這是標準的為台大而台大,我說:「畢業之後找工作,你以為業界會看你是台大,但其實業界是看你社會系」,「看台大不看社會系的那些人,都是對你職涯沒幫助的人。可以在親戚朋友前面風光一下,後面就不關他們的事」,「轉系的成功率只有6%。而資工這種熱門的轉系標的,譬如資管、數學、機械等高相關科系的書卷獎搶著要轉進,社會系轉資工的成功機率有多高?若轉系失敗你的打算是什麼?」 我知道很多學校老師為了榜單好看,會鼓吹學生:「先進台大再說! 之後可以轉系、輔系、雙主修啊!」。是這樣嗎? 基本的邏輯是,想念電資沒考到的學生一堆,所以大家都先進台大再轉系成功,所以電資科系的學生,到大二就暴增5倍嗎? 再說輔系跟雙主修。想想看,別人讀一個系,你讀兩個系,還是你本來考不到的那個系,真的有辦法嗎? 看數據說話,根據 這份文件 ,台大轉系成功率約5成,看似很容易,但內藏玄機。從這篇報導可以看到, 近半台大生後悔讀原科系 ,但大多數因為成績不夠,連轉系申請都遞不出手,僅6%的人成功轉系。以最熱門的電機資工來看,根據台大的統計數據,雙主修有5%錄取率,而外系轉電資約25%錄取率,看起來不低,但因為在原系成績不夠高的,本來就不會申請轉電資當炮灰,敢申請轉電資的人,本來就是頂尖中的頂尖,可約略解讀為,前10%的前25%可成功轉電資,機率是非常低的。 "轉系"這回事,應當是志向不明者,上大學經探索後想要更改志向的備援方案 ,而不該當作是,"先上頂大,再轉系"的跳板規劃。如果想上就能上,一開始不就直接考上了,何必再賭一個轉系。 對於高中生來說,最重要是三年內要好好探索興趣,興趣確定了,就 應當選系不選校 。分數上不了頂大電資,但已經探索過,確認很適合念電資,那就填其他大學的電資。既然適合,到哪間學校都能念得開心愉快書卷獎, 後面可以轉學考、考研究所,最不濟還是留在這個產業,做自己擅長愉快的事 。電資普遍都是要讀研的,頂大電資碩士相對好考,一則真正強者都出國了,二則台大電資研究所的名額比大學部多兩倍,有層層遞補的效應,普遍都能往上爬。 如果還不確定自己的志向怎麼辦?有不少學生,是學測考完了,開始煩惱選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