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篇文章提到,「 有公信力的前30%」 ,是學習歷程最主要的準備方向(請參閱 參加營隊很重要?從數據的角度來看學習歷程 )。除此之外,高中生們還有一個很大的困擾是,光是準備學科就沒有時間了,哪來的時間處理學習歷程? 既然沒有時間,那就一魚多吃吧! 有哪個方向,既可以強化學科,又是多數科系喜歡的領域呢? 有喔,就是 英文 跟 程式 ! 英文的學科重要性無庸置疑。而所有科系都喜歡錄取英文好的學生,這樣才有能力吸收國際上最新的知識,進而用英文做國際發表。 學習程式就是學習數學邏輯,尤其像APCS這樣的程式檢定,主軸就是考驗用程式解數學的能力。在目前網路及AI的時代,不只是電機資訊等科系,包括醫學、財金、法律、商管、藝術、設計、農業、物理、化學...等,所有科系都喜歡錄取程式能力好的學生,結合領域知識及程式能力來開發各種創新應用。 英文跟程式,絕對是學習歷程最有利、最通用的準備方向! 方向有了,那 目標 呢? 前面提到「有公信力的前30%」 , 所謂的有公信力,基本上就兩個方向, 比賽獲獎 跟 檢定考試 。而主辦單位自然是要有代表性的,譬如教育部辦的全國競賽最好,最低標準是校內競賽,而巷口補習班辦的就別提了。 量化來看,概略有3%的學生拿過校內獎項,但學校間的程度落差很大,譬如說建中程式比賽最後一名,可能比他校的第一名還厲害,其實可比性並不好。 全國性的競賽是最公允、可比性最高的項目,但其難度太高,概估只有0.1%的學生可拿到全國獎項,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太遙遠。 對大部分的學生來說,檢定考試是最可行的目標 。 從統計數字來看,通過全民英檢的高中生,中級以上約50%,中高級以上約10%。若 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,在二階甄試有明確優勢 。 APCS程式檢定也很明確,實作二級以上約50%,實作三級以上約25%,實作四級以上約4%。 APCS實作三級以上就有足夠的優勢 。 以上這兩項成績,都是以有考檢定的高中生為分母,只有實力較強的學生才會去考,這樣的比例優勢,即使去申請頂尖大學,都是很足夠的。 這邊有個重要的概念是,除非是在該領域有明顯的資優,不然我都不會鼓勵同學往0.1%努力,只要穩穩進30%就好。畢竟個人申請第一關還是學測,第二關才是甄試,「 八分準備學科、兩分準備興趣專長 」才是比較聰明的戰略。0.1%是特殊選材的道路,大多數學生不適合。 最後來到結論,對高中生來說,以 全民...